新加坡的崛起与腾飞,已为世界所瞩目。1996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950亿美元,人均GDP2.6万美元,分别比1960年增长136倍和60倍,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投资环境位居世界第二,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与其政府成功的治国之道密不可分。 一、立足国情的忧患意识,是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内在动力 新加坡是个弹丸之地,天然资源贫乏,这种国情使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限制。对此,新加坡政府领导人和国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首先,立足国情求生存,寻找改变本国工业落后的机遇。60年代以前,新加坡主要靠转口贸易和为英国驻军服务的收入来支持。进入60年代,转口贸易日益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着手推行工业化政策,逐渐改变单纯依赖转口贸易的畸型经济结构。当时正值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设备向发展中国家推销。新加坡政府抓住机遇,利用海上交通便利和劳动力廉价等条件,不失时机地接受了这些设备,发展起了本国的工业。从而改变了工业极端落后的面貌,也解决了当时工人失业率高的问题。接着,他们立足国情并借助外力,全方位对外开放,寻找建立本国支柱产业的机遇。当1965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独取得独立后,面对市场的缩小,新加坡政府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变替代进口工业化为面向出口工业化。至70年代中期,通过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重点发展了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炼油、电子、造船三大工业部门,建立起以制造业为中心的贸易、金融、交通运输、旅游五大经济支柱,实现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随后,他们立足国情推动经济崛起,围绕增强国家竞争力,寻求发展高新技术机遇。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新加坡政府在80年代制定了全面实行技术更新的战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投入巨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1985年,新加坡遇到了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加坡政府立即调整部署,在及时改革调整工资、税制、金融政策的同时;利用劳动力、原材料和土地相对便宜的宝贵时机,抓紧修建了樟宜机场、地铁和一大批组屋,使经济顺利渡过低潮期,也使得在经济复苏时及时投入使用这些设施。到了90年代,面对世纪之交的机遇和挑战,他们立足国情乘势而上,继续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处处追求卓越,争创世界一流,发展起国际性的金融、通讯和贸易服务业,在巩固区域经济中心的同时,在金融、电子、炼油、海运、民航等方面创造了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正在以“无限新加坡”的新思路加速幅射全球,建立海外经济体系。 学习新加坡的经验,首先就是学习他们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我们立足国情,把握国情,意义重大而深远。现在,我们要面对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情,面对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压力,树立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抓抢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壮大自己,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有私营的管理机制,是新加坡政府调控经济的鲜明特色 新加坡是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国家,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只有10%左右。然而,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控制力很强。可以不夸张地说,凡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几乎都有政府的积极参与乃至控制。而且政府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国有私营的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来实现的,这是新加坡政府发展和调控市场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 新加坡规模较大的控股公司为淡马锡控股公司,是财政部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集团。它成立于1974年,初建时政府拨给100亿新元铺底,到1996年资产已达550亿新元。该集团所属公司已超过1000家, 经营行业包括运输、修船及工程、电力与煤气、电信、传媒、金融服务、房地产与酒店、产业管理与咨询服务、建筑以及消闲与娱乐等。集团的上市公司股票占新加坡股票交易市场总值的三分之一。 淡马锡集团的运作和管理,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控股经营,置换股权。淡马锡控股公司主要通过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交叉控股、分层控股等多种形式对下属公司进行管理,保持对下属公司的控制权,并通过变动股权来体现政府意图。绝对控股的企业只限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如电信等)、公共福利事业和重要基础设施。对有长期效益但短期回报不明显的产业,淡马锡先干,待有稳定回报后再适时出售股权给私人公司,政府腾出资金再去发展新产业。很多私人业主说,政府先干,我们后干;政府干大的,我们干小的。政府的这种主导和推进作用,既减少了自身直接投资压力,又增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政企分开,国有私营。新加坡的所有企业都是市场化的企业,企业不管是谁所有,都实行私人公司的运作机制,这是政府成功营运国有资产的核心所在。政府对淡马锡只管董事局成员的委派,只管总经营目标,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全由集团内部决定。政府通过董事的作用使国家的利益得到保障。淡马锡本部只有50人,他们对下属企业只负责监管股本结构更换、贷款投资及董事和总裁的任命,不干预日常经营活动。董事会成员以最成功的私人企业主为主,他们不拿薪水,只拿较低的董事费,定期参加董事会。这些私人业主以政府的聘请为荣,贡献其成功的经营之道。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他们的社会名誉就受到影响;如果违法(包括在受聘企业与自己企业利益冲突时的不当行为),则有法律制裁。淡马锡创立23年来,这类事件只发生过三起。三是严格监督,确保效益。除了人事管理外,控股的下属公司须每年向财政部提交财务报告,财政部长每年要到较大的子公司视察一次,财政部还可以随时对所属国有企业进行审查和检查,以确保国有资产收益不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