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已“黑云压城”。然而,对于巴格达市民来说,那些驻扎在海湾及伊拉克周围地区的美国航空母舰和几百架战机,似乎并不存在,至少,他们并不太在意。进入巴格达的外国记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很容易产生这种直觉。 17日晨,记者从安曼乘汽车抵达巴格达,耗尽整整一天时间。旅程全长大约等于北京到沈阳的距离。公路两旁,无垠的荒漠、茂盛的枣椰林以及那条美丽的幼发拉底河,尽显西亚大陆风情。田野里,有农夫劳作;路边足球场上,小伙子们在紧张比赛;记者还眼见士兵懒洋洋地坐在公路边上调侃,实在嗅不到一点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不过,约旦边境官员承认,从巴格达出来的人比进去的人要多。还有一种反差,令人心惊:以伊约边境为界,两国公路质量有天壤之别。约旦一侧,路面狭窄,年久失修,而伊拉克一侧,公路又宽又平,车子可以加大油门大胆地跑。那恐怕是伊拉克当年雄厚经济实力留下的遗证。 趁中途休息的时间,记者钻进加油站边一家小食品店看个究竟。这种地方不可能有任何掩饰。记者把几种常见食品的价格记录下来:一杯热乎乎的阿拉伯红茶,50个第纳尔,合人民币0.25元;一包伊拉克当地生产的饼干,250个第纳尔,也就是1块多人民币;一盒中国产的清凉油,2500个第纳尔,那可就贵了,约10块钱;最重要的阿拉伯大饼,一张100个第纳尔,合人民币5角钱。两张大饼加一根阿拉伯泡菜,外加一杯阿拉伯红茶,算一顿普通午餐,只花人民币2元5角钱。伊拉克经济着实已经虚弱到相当程度,但市民一般生活还维持得下去。 晨曦将巴格达城染上一层玫瑰色。今天一大早,记者便招了一辆破旧的出租车,在巴格达城内转一圈。高大的萨达姆总统画像和语录牌随处可见。早点摊前,要上班的工人围在一起喝热茶,啃大饼。女学生结伴去上学,不用像有些海湾国家那样披黑袍。专门为各家各户送煤油的马车,优哉游哉,驾车人吆喝着,走街串巷,为市景的一大景观。出租车从解放广场拐到萨阿都大街,又拐到新闻部,不一会儿,巴格达市容便尽收眼底。总的印象不错,但还是觉得市民生活比较艰苦。由此,我不由想起伊拉克新闻部一位官员的话:“我们已经习惯战争生活。”这究竟是一种自豪,还是一种抱怨,记者一时回不过味来。 司机澳阿德是个老实人,见中国记者乘他的车,有备感荣幸的喜悦表露。据他讲,巴格达的面粉、大米、茶叶、肥皂都有定量。他说:“别害怕,轰炸也就是那么几声响,没有事。”他知道中国反对对伊拉克动武的立场,他知道中国副总理的讲话,他知道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谁真正同情伊拉克人民。这位老司机直问记者,为什么以色列与伊拉克都违反联合国决议,待遇竟如此不同。记者深感他内心的愤懑不平,却无法用几句话把全部道理说清楚。 阿拉伯市井生活缺不了讨价还价。记者在司机认得的一家肉铺换钱,两天前,曾是大约1美元换1600第纳尔,然而, 这位兼炒外汇的老板,却把汇率压到1美元兑换1200第纳尔,记者也不软, 用阿拉伯土话与他“侃”。孰不知对方一语惊人:“你没有听广播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来巴格达,怎么还要1600?”顿时,记者打心底里佩服这位可能连小学都没有上完的“老板”。平心而论,他在动乱中生活,掌握和应用最朴素而又最实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比文弱书生聪明得多。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来巴格达,无疑是这次美伊危机的重要转折关头。巴格达市民今晨9时就已获得这个消息。局势将如何变化? 巴格达市民会关注,却不会有太多的外露。 本报巴格达2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