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10月26日,应克林顿总统邀请,江主席对美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表示: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国应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并达成一系列合作协定等。江主席访美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这对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江主席成功访美,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香港回归—本世纪划时代重大事件。7月1日,受英国统治 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国际舆论评称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英国统治的结束,也是中国新世纪的开始”;香港回归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大地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中国经济将更加强大,政治上将更有影响。舆论称颂邓小平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个伟大创举,具有深远意义。“一国两制”在香港能顺利实现,在其他地区也能得到运用。“一国两制”对中国实现和平统一意义重大,“是中国谋求统一台湾的一张王牌”。目前,香港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一国两制”得到严格遵守,特区政府运作顺畅。 三、大国外交竞相推动多极化进程。今年,大国首脑外交异常活跃。在欧洲,美、法、德、俄等大国元首会晤频繁;在亚洲,中、美、日、俄四大国首脑交叉互访活跃。4月和11月,中俄元首互访, 发表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5月, 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中法发表重要联合声明,倡导建立多极世界,不赞成一超“在国际事务中任何进行支配的企图”;10月10日,俄法德确立三国首脑会晤机制,谋求战略上相互借重增强自主性;12月14日,东盟、中、日、韩和东盟、中国分别举行9+3和9+1非正式首脑会晤,就21世纪东亚发展前景和东亚合作交换看法。这表明一些全球和地区力量拟通过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抑制强权政治,推动多极化的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四、中、俄、哈、吉、塔五国边境互信与裁军协定确立区域安全合作新模式。4月24日,中、俄、哈、吉、 塔五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关于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协定。根据协定,在长达7000多公里边界线各自一侧100公里范围内,裁减后每一方保留的陆军、空军、 防空军航空兵的人员不超过13.04万人,只具防御性。 这是亚太地区第一个关于相互裁减边境军事力量的多边军事协定,充分体现了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和自愿约束的安全合作关系。这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促进五国间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将起积极作用,也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和平建立信任、合作、稳定关系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冷战思维的新型安全模式。 五、美国两洋战略取得进展。7月8日,北约批准接纳波、匈、捷三国1999年入盟,东扩计划正式启动。9月23日, 美日公布关于修订“防卫合作指针”的最终报告,加强两国军事同盟。美国两洋战略具体实施,旨在强化一超地位,谋求对欧洲事务和亚洲事务的主导权,进而试图确立以美国为领导的世界秩序。美国的战略虽在地区范围内取得一些进展,但在全球范围内则难以如愿以偿。 六、金融危机席卷东亚波及世界。7月以来,由泰国货币贬值33 %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的货币分别下跌14%以上,新加坡、韩国、日本也难逃厄运。亚洲及世界股市和汇市全面下挫。股市暴跌成为金融机构破产的导火索。日本山一证券及德阳城市银行相继破产。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受其影响东南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由1996年的7.4 %降到今年的4.9—5.7%,明年可能降到4—5.5%。一般认为,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产业结构性失调,金融监管不严,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二是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此外也有一些政治因素。金融危机向世界警示,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资金流动规模更大、速度更快,金融市场相互影响更加紧密。如何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控,建立金融合作与危机防范机制成了新课题。 七、东盟扩大为9个成员国。7月23日,老挝和缅甸正式加入东盟。大东盟的形成,在经济上将更有利于发挥东盟国家内部的互补性,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对付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及由地区经济问题引起的各种挑战;在政治上,东盟扩大和力量增强,有利于加快建立“预防性外交”机制,增强独立与自主意识,在亚太和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在安全上,将给东亚地区多边安全格局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其在大国间的平衡作用,促进美、中、俄、日、东盟多极局面的形成,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 八、联合国改革进入务实阶段。科菲·安南自今年初正式出任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以来,迫于各方压力,加快改革步伐,相继推出“拉扎利安理会改革方案”和“安南改革方案”,后者已在52届联大获通过。“安南改革方案”重点是行政与财政改革,主要是精简人员和机构、紧缩财政开支。但在安理会改革、解决联合国财政危机、美国拖欠巨额会费等重大问题上依然未果。改革牵动各成员国的切身利益,进程恐不会太快。 九、西方大国反华人权“联合阵线”出现裂痕。4月15日, 在联合国第53届人权委员会议上,中国在很多国家的支持下,连续第七次挫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华提案。会议期间,法国率先宣布不参与欧盟谴责中国人权问题议案,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退出反华提案国行列。这不仅打破了西方多年来利用人权问题联合与中国搞对抗的局面,而且引起西方内部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公开化。反华提案国从上届26个骤减到15个,且多为小国。这显示出,强权政治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