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12(2022)03-0108-12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的数量达到288件。①梳理全部288件法律可发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了63件法律,修改了226件法律。其中,2018年修宪以来,制定了37件,修改了97件。这充分说明,自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8年修宪以来,我国的立法活动,包括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呈现出相当频繁的态势。②近年来,在加强立法活动的同时,科学立法、依宪立法的要求也在强化。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科学立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科学立法”,必然要求“依宪立法”。依宪立法,是坚持依宪治国的基本路径和重要内容。学者们主张将依宪立法原则作为最高国家立法机关立法行为的基本准则。③《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指出:“坚持以宪法为依据,确保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无疑是依宪立法、坚持以宪法为依据、体现宪法精神的最直接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高强度的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活动,以及在立法活动中严格根据宪法立法,无疑已经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立法现象。而这种立法现象如何成为规范法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呢?笔者认为,从该立法现象到规范命题,中间存在一条明显的逻辑线索。从规范宪法学的基本立场和理论上看,所谓宪法学,就是以宪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而所谓“宪法现象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了四大要素,即宪法规范、宪法意识、宪法制度以及宪法关系。其中宪法规范主要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文件等。⑤因此,在规范宪法学的研究中,宪法规范属于第一位的逻辑要素,而宪法规范又体现在宪法典以及依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文件中。因而,规范宪法学的研究必然要关注宪法规范如何体现在宪法典以及依宪制定的法律文件中。那么,如何“根据宪法,制定法律”就构成了围绕宪法规范研究的诸多重要课题中的基础性环节。一则,研究如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是落实依宪立法的基础环节。二则,研究如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是健全和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中的重要内容。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既包括探索宪法自身的内部意义上的实施,也包括重视通过立法活动和法律执行对宪法的外部意义上的实施。正如有学者所言,依宪立法不仅是立法原则,而且是宪法实施行为,由立法机关依据宪法进行立法是宪法实施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常态化方式。⑥三则,研究如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是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前提性条件。 一、法律中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基本样态及问题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拘束对象是包括全国人大在内的所有立法者。它要求,关于普通法律中是否写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任何讨论,均应当在实定法体系中展开。⑦截至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公布的纳入官网统计数据的有效的全部288件法律中,共有97件明确了根据宪法而制定。 表1中的数据概括展现了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数量及其分布的基本情况。⑧那么,应该依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这种法律样态,现有的法律样态是否存在问题,且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观察思考它呢?在笔者看来,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哪些法律该写入,即“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入法标准问题。 现有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类别涉及多个部门,既有宪法相关法,也有行政法,还有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以及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当然宪法相关法和行政法占的比重最大,共有71件,占据全部97件法律的70%以上,这就说明该两类法律在内容上与宪法关系更为密切。同时,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涉及多个部门,表明宪法在多个领域对立法活动进行规制。需要指出的是,在典型的私法如《民法典》中第1条也明确规定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宪法也可成为私法的直接立法依据,体现了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当然,私法中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情形较少,主要与宪法文本中直接涉及私法的内容较少有直接关系。
然而,在宪法相关法中,同属国家标志的四部法律中,《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均明确了根据宪法制定,《国籍法》则没有明确;民法商法中,《个人独资企业法》明确了根据宪法制定,《合伙企业法》则没有明确;行政法中,《义务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根据宪法制定,《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则没有明确;经济法中,《矿产资源法》明确了根据宪法制定,而同样规范宪法上属于国家所有的水资源的《水法》则没有明确,等等。 以上为数不少的事例显示,有些法律明确规定了根据宪法制定,而有些同性质或同类型的法律又没有规定,那么,究竟哪些法律应该写“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即入法标准,需要专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