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际秩序是指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认可的原理、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制度,这些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约束各国的行为及规范国家间的关系。东北亚地区是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也是战后国际社会的一个缩影。东西对峙、南北问题、民族分裂、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兴起、市场经济改革都无一遗漏地反映在这一地区〔1〕。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建立新国际秩序的时代。在这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人们也在探索如何在东北亚地区建立一种国际秩序。特别是APEC的进展及亚太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使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在鲜明地反映世界各种潮流的东北亚地区,国际秩序的建立,作为一种试验,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环日本海”时代即将到来之际,迫切需要提出在这一地区建立什么样的秩序,为建立这一秩序应树立什么样的目标、理念,进而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对策。本文拟从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出发,结合亚太地区新秩序的发展及其特征,具体论述在这一地区构筑国际秩序的目标、方式及对策。 一、APEC的进展及其特征 东西冷战的终结,使战后的国际体制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第一,从政治上的对立转变为对话。它表现为,从军事上的对立转化为和平的对话以及从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转变为创造协调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国际秩序,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第二,在经济方面,由一国经济转向跨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无国境化的进展,世界经济的结构表现为从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转化为跨国的相互渗透关系,国际性的经济合作和利益协调成为世界经济的课题。在世界性的政治、经济结构重组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与新的国际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国际秩序。在这种世界潮流中,在亚太地区诞生了以APEC为中心的经济秩序。这种国际经济秩序有如下特征: (一)重视多国协调。回顾国际经济秩序的历史,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国际经济秩序基本是依靠大国的力量形成的。例如:16世纪的西班牙、葡萄牙,17世纪前半期的荷兰,此后的法国、英国等国为中心顺次推移,交替成为霸权国。尽管霸权国在不断变化,但是,一个大国统治世界的格局却没有变化。战后,美国依靠其绝对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世界第一霸主。但是,进入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停滞、财政与贸易赤字增加、国内经济空洞化等原因,相对降低了美国的国力,国际体制也从以前的“美国主宰世界”转向“各国共同协商”,由霸权的秩序向非霸权的秩序转换。APEC正是在这种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变化下形成的,并且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达成一致协议。APEC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不同,美国虽然掌握主导权,但是其自由化计划并不是由美国单方面促成的。APEC的自由化计划,首先是各成员国制定本国的自由化计划,然后在正式会谈以外各成员国之间进行协商,相互之间施加压力,最后汇总成行动计划。这样经过多国协调而达成的协商一致,正是APEC的一个特征。与由美国强权指挥下形成的世界经济秩序相比较,预示一个新时代即将结束。第二,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都应该平等参与和解决国际问题。APEC和ASEAN 的外交部长扩大会议,就是为实现这一宗旨提供的“场所(组织)”。第三,从经济制裁转向相互协调。由中国主张的“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全体一致、自主开发”的APEC的原则,正是强调相互协调的典型。就连美国的政策也从制裁转向强调协调,这种多国协调实质上是各成员国相互承认和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念,这是亚太各国和地区能够在和平环境中谋求共存的绝对条件,这既不是“历史的终结”,也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多样性的共生”。亚太地区正在追求这种国际协调体制。 (二)经济优先。冷战时期美苏的政策,以增强政治、军事实力为目的。因此,美苏两国要垄断尖端技术和资源。但是,冷战后的今天,世界上哪一个国家都不能垄断资源和技术。各国通过开展全球性贸易和投资活动来充实本国的经济实力,并利用这种经济实力来提高本国的政治地位。这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是比军事更为重要的课题。在亚太地区,把经济发展置于优先地位的政策转变,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东亚各国经济发展的浪潮。这一经济发展浪潮起始于50年代的日本,到60年代“亚洲‘四小’”、到70年代东盟各国,进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都不断地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使东亚各国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向改革开放路线的转变以及冷战格局的终结而带来的新局面,同时也波及到了东南亚。这利经济优先政策超越了国界和体制的不同,促进了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并给东亚带来了活力。二是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以东亚经济的发展和美国对亚太地区贸易关系惊人的扩大为背景,美国把亚洲政策摆到了其对外经济政策的中心位置。美国亚洲政策的最大特征是,把确立安全保障体系、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改善民主和人权作为三大支柱,但实际上是以经济政策为中心,为了保障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利益,围绕贸易和投资这一中心来进行。所谓经济优先政策,是指在亚太地区,在冷战结束的政治格局中,在承认各国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开展跨越国境的自由经济活动。这在冷战时代是无法想像的,这也是将东西方经济连为一体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建立相互依存关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世界经济开发与和平共处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欧美与亚洲的相互依存关系无论在历史上、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一种支配与从属的关系。〔3〕但从80年代以来,在发达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混合存在的东亚地区,形成了以自立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东亚型相互依存关系”。所谓“东亚型相互依存关系”,是指在东亚各国、各地区,由于实施经济优先政策和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由此而确立了对外开放型经济体制,一国工业化的发展能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起飞”,结果形成了跨越国界的工业化传播机制,在国际间出现了产业结构的连锁变化,加深了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它表现为,以日本为起点,围绕日本——亚洲“四小”——东盟、中国——东南南亚各国而形成“多层次的国际分工体制”的相互依存关系,渡边利夫称为“接连不断的结构转换”,平川均称为“台球式的连续不断的成长结构”现象〔4〕。 “东亚型相互依存关系”作为成功地确立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试验,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各国自主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协调。即发展中国家首先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为自主经济的发展,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从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已不是支配、从属的关系,而成为平等的伙伴关系。第二,把生产要素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提供作为前提。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是为了扩大市场,而发展中国家是为了获得资本和技术。这种资本和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因而更为重要。然而,美国克林顿政权的亚太政策强调单方面的自由化,这对于构筑相互依存关系是不利的。第三,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东亚型经济的相互依存,目的是为了在这一地区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各国、各地区可以从东亚国际分工中获得均等的利益。这是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