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历史阶段,已经出现了国家,并有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早期的国际关系。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时期,具有了新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关系最终形成。本文拟从国际关系基础、国际关系结构和国际关系观念三个方面探讨和揭示近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1 就国际关系的基础而言,近代国际关系基础既不同于古代的奴隶制经济,也不同于中世纪的封建经济,而是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从原始社会起,就已经有了各地区、各部落之间的相互交往,但就国际关系的严格意义而言,国际关系是与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相关联的。人类在进入新石器时代并从事农耕和畜牧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形成,一些地区先后出现阶级社会,开始突破原始氏族部落的极端狭小的孤立状态,结成有一定地域范围的国家。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开始出现较多的交往,包括和平的和暴力的交往。最早结成国家、跨人文明门槛的是经济先进的农耕地带,包括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西欧的爱琴海地区等亚欧大陆南部各农耕中心,而亚欧大陆北部的游牧地带则发展相对滞后。与此相应,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也首先而且主要地从亚欧大陆南部的农耕地带逐步频繁起来。大河流域各文明地区经济的发展,促使其政治上统一,先后出现了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到公元1世纪后,罗马帝国、安息帝国, 贵霜帝国与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西太平洋、横贯亚欧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得各文明古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影响和交往。当时,东西方交往的两条路线一条是穿越亚欧大陆中部的陆路,即丝绸之路,把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与罗马经过许多中介连结了起来。另一条是环绕亚欧大陆边缘的海路。但是,在整个古代文明条件下,亚欧大陆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仍处于早期阶段,亚欧两端的大国还不能建立直接的正式的联系,相互之间也未能相互掌握有关对方的具体可靠的知识,从总体上说,当时各地区发展是平行而独立的。〔1〕 中世纪文明关系的突出特点是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之间的暴力交往。从公元4、5世纪起,遍布亚欧大陆、连绵不断的游牧民族人侵浪潮东来南下,其中包括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马扎尔人。公元7世纪, 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在伊斯兰圣战的旗帜下曾东征西讨。13—15世纪,蒙古鞑靼的铁骑又一次横扫亚欧大陆。游牧民族的攻战征伐,使古老的农耕文明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各地传统文明大体得以幸存。中国虽几经战乱,国家与文化仍基本保持统一;印度虽然在外来侵略与内部纠纷夹击之下,曾长期陷于分裂,但文化上始终保持统一;唯有欧洲在蛮族入侵之下,不仅长期分裂,而且传统文化失落。于是,在中世纪,出现了与古代文明时期绝然不同的一幅图景:印度、中国诸文明形态持续发展的同时,西欧文明明显发生断裂。但就整体结局而言,游牧世界被农耕文明所同化:进入中国中原地带的各周边游牧民族在长期对汉文化进行骚扰之后,终于先后转入农耕定居;印度、波斯也分别同化、融合了进人当地的游牧部落;进人西欧的游牧民族在扫荡奴隶制上层建筑,最终摧毁了西罗马帝国,从而加速了欧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之后,也并未使得欧洲农耕区域缩小,相反使其从南欧、西欧扩展到包括中、东、北欧在内的整个欧洲。吴于廑先生对此作了精辟阐述:“游牧世界各族在人侵时期的军事优势,一当他们进入农耕地带,就在各自农耕化或进一步农耕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农耕世界一次又一次地把人侵的游牧、半游牧、趋向农耕的各部族吸收到自己的经济文化体系中来。三次移徙、冲击浪潮的结果,是游牧世界的缩小,农耕世界的扩大”。〔2〕自此而后,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矛盾大体定局。 古代社会的国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奴隶制社会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的国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封建制的社会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但是,不管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制社会,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两者在经济上都是以农为本。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在从事定居耕作……的民族那里,象在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耕作居于支配地位。”〔3〕 这就是说,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为本,是农本经济。农本经济的根本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劳动分工不发达,农业贵族阶级占有土地和完全或不完全占有耕种这些土地的人。在农本经济的社会里,其经济在最大限度上实行自给自足,为谋生而非为牟利,为消费而非为交换,因而必然具有闭塞性。手工业和商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毕竟有限,与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相比是末不是本,还处于附属的、补充的地位,其所达到的发展水平终究不能改变农耕世界以农为本的这一根本状态。前资本主义时期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互相闭塞,是附随这一根本状态而必然存在的现象。在与农耕地带并列的游牧地带,除了在大移徙、大冲击浪潮中形成多部族的广泛联合而外,各部落、部族之间,也是基本上处于闭塞状态,生活很少越出狭小牧地的范围。因此,“在孕育人类最初文明社会的亚欧大陆及其毗连的北非,包括农耕和游牧两大地带,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闭塞状态是普遍存在的。”〔4〕这种闭塞性的农本经济基础不发生根本变化,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任何根本性的社会政治变迁都难以发生。正因如此,古代的世界虽有丝绸之路和海路交通,但亚欧大陆两端的大国未能建立直接的正式的联系,各地的发展是平行而独立的;中世纪的世界虽有游牧民族的东征西战,但未能打破各地相互隔绝的闭塞状态,世界仍处于诸多封建区域并立的分散发展格局。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才为世界范围的国际关系的真正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为真正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资本主义以其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其鲜明的历史特点而载人史册的。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欧洲在世界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完成了由农本向重商的重大历史转折。西欧经济领域于14世纪前后便出现庄园制逐渐解体、农业生产加速增长、以圈地为原始积累、城乡工商业急剧膨胀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动。城乡资本主义的成长壮大又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自16世纪起,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扶植和发展工商业。重商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生了以大机器生产和广泛采用蒸汽动力为标志的工业革命。这是人类物质生产史上继农耕和畜牧的发生、亦即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之后又一次意义深远的飞跃。西方经过重商主义阶段实现了工业革命,摆脱了传统的农本经济,从而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这个优势是新涌现的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优势。西方国家挟此优势,在重商主义的引导下,首先走向世界,沟通全球的海上航路,广泛开展殖民贸易,以崭新的姿态与外部世界交往。在此之前,文明基本上以大陆为中心,而在此之后,各大陆之间逐渐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历史舞台扩展到以前无人知晓的原始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