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界定 90年代以来,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表述对转型时期国际关系规范模式的认知时援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然而,人们对此常常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分析之前的概念界定是必要的。斯蒂芬·D ·克拉斯勒的权威定义是:“在特定的问题地区整合了角色期望的原则、准则、 规章和决策程序”〔1〕。著名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则定义为:“一套指导性的安排”,包括“调整行为及控制其结果的规章、准则和程序的网络”〔2〕。 赫德利·玻尔从另一角度将国际机制理解为“一般性强制原则,它要求或授权个人或群体的特定阶层按特定的方式行动”〔3〕。 尽管学者们在国际机制作为“行为规范化”这一核心内涵上并无歧见,但显然,克拉斯勒强调机制的制度化规范,一定程度上回归了其初始的政治学意义,而基欧汉、奈和玻尔等人则更多注意到经济学意义上的机制的动态操作性。由此引发的重要争论是构建国际机制时应该首先完善规则还是指导操作、规范国家行为。另一值得指出问题的是,几乎所有西方学者都没有能够区分原则、准则、规章和程序等机制构成的异同,并对这些构成间的内在互动性和系统性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导致了概念内涵中主体和适用重心的模糊性,也是人们随机空泛使用“国际机制”概念的重要原因。 本文将国际机制大致定义为:国际社会为适应国际关系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在协调国家行为基础上形成的国际体制、原则、规则及其运作方式的有机系统安排。其核心是互动与耦合的4个要素:其一, 国际体制,这是国际机制的组织和结构形式,是原则、规则和运作方式共同作用的外化。国际体制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形成方式。前者基于国际主体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制衡;后者则是国际社会出于某种目的达成的规范性安排。体制的合理性是国际机制的制度保障,直接关系着国际机制的有效性。其二,国际原则,这是国际机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基点,是特定时期国际关系发展内在规律性的抽象反映。它由体制、规则及其运作过程所体现,又规范着体制、规则及其运作的基本取向。其三,行为规则,这是国际机制的主体构成,也是国际机制有效性的直接体现。它既包括国际组织或国家间达成的条约、协定和文件,也包括为履行这些文件而制定的措施、限制和程序。国际规则的大量制定和完善也是当今国际机制急剧发展的主要表现。其四,运作过程。这是国际机制的操作层面和具体实践。国际机制作为一种国际关系规范模式,其价值不仅在于国际体制、原则、规则的整合性,更在于它能够作用于国际关系的实践,具有动态特质。体制、原则和规则的有效性均取决于具体的运作,在运作过程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调适。4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多重互动, 尤其是对静态规范和动态运作的同等重视,是完整理解国际机制的要旨。 美国学者哈加德和西蒙斯提出,机制分析“既不象国际结构那么宽泛,又不象正式组织研究那么狭窄,机制分析家设定国家行为模式受规则的影响,但这些官方化的规则行为与国家利益的追求完全一致。由此,机制文献可以视为复兴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种实验”〔4〕。 在此基础上,斯坦利·霍夫曼进一步认为,“国际机制要求对国家利益的狭隘观念逐步进行变革,以合作的互利的长期利益代表争斗的利己的短期利益;国际机制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的转移,而是主张国家主权的‘国际汇合’;不是要求单方面的责任和行动,而是强调国际的共同责任和行动;国际机制所包括的准则和决策程序为国际关系角色同时提供限制和机遇,是解决国际争端、实现稳定和平的有效手段”〔5〕。 这些认识表明,国际机制外化了以下几点特质:首先,国际机制是一种新现实主义,它主张国家利益,但反对将国家利益极端化,主张重新解释权力和利益;其次,国际机制追求有效的和实用的国际规范,不象过去的理论那样试图解决国际关系的所有问题,也不囿于狭隘的组织研究;第三,国际机制强调对国家行为的约束,但不主张“主权过时论”或“超越主权论”,承认主权国家仍然构成基本国际主体;第四,国际机制着眼于为国际问题和各国国内问题的解决提供外部条件,属于应用性范畴的理论,因而在运作中可以有灵活的适应性。显然,这些特质对转型期的国际关系具有重大的规范价值。 二、转型期国际机制的价值取向 从历史的衍化看,自近代国际关系形成以来,国际社会就存在着诸多国际机制的基本要素,实际上无意识的建构着以增强国际规范、维持国际秩序为目的的国际机制。这些早期遗产至今还制约着今天国际机制进化的取向。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使西方世界首先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受无限度追求国家利益这一极端动机的驱动,扩张成为西方的“天定命运”。通过血与火的暴力方式,西方成功地将原本互不关联的世界各地纳入了以自己为中心的轨道。在这一人为的强制过程中,一些与国际机制相一致或类似的规范性要素逐渐出现并促使国际社会走向秩序化。这些要素包括:1。多极与等级互动的国际体制;2,强权原则支配国际关系的运行;3。大国制定规则;4。居于国际体制中心的西方大国遵循强权原则、按彼此达成的规则主导国际关系的运行。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出现冲击了这种“单极霸权型”的机制态势,并在二战后改变了西方操纵国际机制的局面,但由于苏联实力增强后偏离了其最初追求国际平等的轨道,近代的霸权型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只不过由单极霸权变为两极霸权而已。发展中国家的出现对两极霸权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但也因经济和政治力量的不足难以彻底扭转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