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0717.2022.02.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2)02-0083-08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科研评价、高校教师评价等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旨在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引导科研工作回归知识生产与创新的根本,引导高校教师落实教育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一个政策建议就是加强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教技厅函[2018]110号)中明确规定,“清理目的”是在新形势下“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这清楚地表明,教师评价将从以往关注发表的数量向关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转变。至于代表作评价制度的有效实施,根本上又有赖于同行的专业判断。对此,教育部、科技部还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2号),对创设有利于同行评审的条件提出较为细致的要求,如“评审过程应严谨科学,遵循同行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保障专家有充足评审时间”等。 上述政策中对于如何保障同行评价制度运行的规定有其积极意义,它引导未来的高校教师评价工作从创设时间与空间等基本条件能够得到保障的评价环境开始,以更好地发挥同行评价的专业性。但值得思考的是,“五唯”期间的同行评价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同行在评价时为何深受SCI论文相关指标的影响?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仅从“时间紧任务重”来解释。可见,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兹事体大,是“五唯”破除之后如何重新树立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回到该制度的设计初衷,分析其内涵和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实践层面相关问题的剖析与反思。 一、学术成果的创新性需要同行专家的判断 讨论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当然需要从学术工作的本质开始。但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学术的内涵及其功能也存在明显的中西差异。一般而言,西方的学术是“为知识而知识”的,强调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对各种发现“去伪存真”,以发现事实背后存在的规律,并且通过系科分列的学术体制,追求知识的系统化与专门化。当年韦伯在《科学作为天职》的著名演讲中指出,学术应对一切的价值保持中立,“一旦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中掺入了自己个人的价值判断,对事实的充分理解就到头了”[1](P31)。换言之,学术唯有作为经验知识,提供事实,作为个人选择、判断时的参考,方有成果可言。 而中国学者的传统学术观是充分考虑到人自身的生命存在的,对他们来说,知识只是生命的工具,而非生命的本身,学术必须在客观知识之外,另寻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价值系统。钱穆先生就曾专门指出:“苟其仅见学,不见人。人隐于学,而不能以学显人,斯即非中国传统之所贵。”[2]因此,治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去伪存真”的层次,还必须以潜玩、虚心的内省方式,对生命习气下一番“为善去恶”的修养工夫,学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止于至善”。当然,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追求个人内在道德的完善也还仅仅是一个层面,“内圣外王”更是大多深受儒家学说影响者的毕生追求。 虽然在学术的最终指向上存在明显不同,但学术不是技术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标准化的超越和对创造性的追求,否则,知识生产势必走向内卷。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的思考与成果是急不来的,更是强迫不得的。“材料,从来都只能一行一行地阅读,而不能隔一行才读一行。观点,从来都只能一个一个地想清楚,而不能掌握一个跳过一个。更为重要的是,真正有分量的学术著作,从来都只能在苦思冥想的基础上日积月累,而不能采取任何贪图速率的手段。”[3](P18)尤有甚者,经年累月也可能劳而无功,因为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需要学者的热情,更需要灵感的不期而至。在韦伯看来,“激情是‘灵感’的先决条件,而‘灵感’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P13)。但令人沮丧的是,灵感这东西,只有在它自己愿意来的时候才来,而不会随着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优秀的学术成果固然跟研究者个人的激情和灵感有关,同时它还总是基于业界同行的前期研究,是在学术共同体中彼此心照不宣的“前理解”语境和已经形成的共识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这样,新的研究才能更准确地为其自身定位,既不是盲目探索,更不是简单重复。其具体过程大致如下:研究者因为熟悉了同行的相关研究,而认识到多样思考方式的存在,进而尝试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式,大胆质疑过往的熟知,并萌发出深入探究的浓厚兴趣。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最新的研究成果面世,改变或增进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实现了对前人学术成果的超越和学科知识系统的进一步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孜孜以求的研究所得究竟有无突破以及多大程度上超越前人的成果,完全有赖于熟悉相关领域知识的其他同行来判断。这里的同行应该是本领域的权威专家,即选择那些学术精湛、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同行来进行评议工作,他们一般会具有与被评学者类似或更高的能力、专长或职称级别。只有那些“站在某种学科前沿的专家”才是“足以判断一篇论文到底是‘有学有问’之学术佳作还是‘徒有学究气’之学术赝品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和敏感程度,可以透过一篇文章的外表来看出它究竟是否真的传达出了新的信息,从而判断它是否真的为学术研究事业做出了贡献”[3](P79)。基于此,这些权威同行们在评价学术代表作时会更关注内容本身,而非具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