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2.02.0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22)02-0017-05 “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实施路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面。新时期系列教育评价改革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主要方向与重点任务,但同时,如何处理国家战略布局与学校自主发展需求的关系,如何处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双一流”建设项目与学校长远发展的关系仍然是实践与理论层面的困惑与难点。 一、“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价值 (一)“双一流”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成效是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成果,关系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当前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背景下,要实现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最核心的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当务之急是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引领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当前,我国如何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面临“卡脖子”技术领域人才短缺与技术制约的挑战,“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差距,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原创性成果匮乏,对我国原始创新能力造成极大制约。“双一流”建设成效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 (二)“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实施路径,“双一流”建设成效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关系着我国教育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目标。教育强国首先体现为高等教育强国,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世界级的科学研究、卓越的全球影响力[1],显然,这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关键[2]。在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之后,高等教育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多样化,即满足个体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诉求。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定位是保持精英教育特性,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瞄准国际一流水平,追求卓越,推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创新,这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必由之路。 (三)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构成和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面,体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 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决定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办学方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3]这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强调分类发展的高等学校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基础学科和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创新;强调师德优先的高校教师评价,专业素养与师德素养的综合性评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强调综合发展的高校学生评价,从注重知识的一维评价转向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综合素质;强调贡献增值的学科评价,重视学科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强调效率优先的高校内部质量评价,提高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强调多主体、多维度、多视角,是我国教育评价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实践探索。 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方向 2021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原则、重点、组织方式及结果运用,对我国高校遵循教育规律、聚焦新格局发展需求、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明确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改革方向与任务要求。这是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评价文件,既明确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方向,也将其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教学、高校学科评价、科研评价相结合,共同支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一)明确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意义和原则,致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体现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感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与组织功能的统一,既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又要满足高校特色发展需求。“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必须聚焦重大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时,高校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双一流”建设评价需要尊重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学科特色与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