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12项发展任务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2]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就是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保证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客观要求。已有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左右[3],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作用会愈加突出[4]。 高等教育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劳动力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外溢吸收、加快技术扩散、推进专业化分工等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5]实证研究表明,接受过较高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6]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7]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知识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最大化各生产要素的效能,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自2002年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后,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4002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1.6%,仅用了18年的时间便从大众化迈入普及化阶段。[8]2020年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达13999亿元,与扩招当年的415亿元相比,增长了30倍之多。[9]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6年。虽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过度教育等问题,这可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究竟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扩大数量和提高质量相比哪种方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更大,其作用机制如何,相关研究并未给出明确的解答。本研究基于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探究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地区和时间上的异质性作用,以期为我国制定创新发展格局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罗默(Romer,P.M.)与卢卡斯(Lucas Jr,R.E.)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教育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促进经济长期持久的增长,[10]人力资本存量越丰富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快。[11]因此,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教育层级和水平越高,就会形成越高质量、越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进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从高等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来看,学界首先从高等教育的数量或规模入手展开分析。以国家为分析层次的研究发现,虽然具有各类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系数最大[12],高技能劳动力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13]。使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也发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14]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个部分,大学教育对二者均有显著正向的提升作用。[15]有研究以高等学校本科生规模作为高等教育数量的代理变量,发现高等教育数量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二者长期均衡,但二者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16]还有研究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类,发现两类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扩招均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但这一影响具有滞后性,且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边际效应更高。[17]进一步细分不同层次的教育来看,若以毕业生数据作为各类教育层次规模的代理变量,则发现专科、本科和硕士教育规模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18]且这一影响还会随着教育层级的提升而增大,硕士教育规模还存在着显著正向的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19]但博士教育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同时其质量也在发生变化,但对质量的衡量更为困难且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已有研究多使用教育资源或生均经费等投入指标来衡量质量,且大部分研究都发现,高等教育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某地区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还会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周边地区的技术进步。[20]对比不同层次教育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则发现,高等教育阶段的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21]也有研究以财政性教育支出来表征高等教育质量,发现不论是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还是生均财政性教育支出,都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生均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贡献更大。[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