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和诗歌理论家,在介绍西方现代派理论方面亦颇有成就。但是关于他的史料整理工作却相对滞后,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收录袁可嘉1949年之前的12首诗,1988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袁可嘉的《论新诗现代化》,该书为袁氏1940年代后期以“新诗现代化”为纲领发表的一系列诗论文章的结集。199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才推出他的个人诗文集——《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该书分诗选和文选两部分,集中收录袁可嘉整个创作生涯的诗歌和诗论文章。2014年《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出版,收录海内外诗坛、学界关于袁可嘉的纪念、研究文章共65篇,被认为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评价了袁可嘉的学术地位和贡献,是研究袁可嘉的重要文献资料”。①有研究者指出《袁可嘉诗文选》一书“基本将其所有诗作收录在内”,②其实不然,仅笔者所见袁可嘉1949年以前发表的集外诗文就有近20篇。目前国内也没有出现一本袁可嘉的专门传记或年谱,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文学研究包括史料整理工作,本来就是“一种接力的事业”。④因而笔者不揣浅薄,在这里就新见袁可嘉求学时期(包括中学和大学)的集外新诗进行梳理和考释,以期推动对袁可嘉和九叶诗派的相关研究,亦可看作是为袁可嘉百岁诞辰做一纪念。 1935年第6期《宁波中学生》刊有署名“袁可嘉”的诗歌《奉化江上一瞥》,未见于《袁可嘉诗文选》,也不见其他研究者提及。全诗如下: 奉化江上一瞥 空中袭来一阵狂风, 浑浊的水开始动荡, 一波未伏,一浪又起; 阳光映着, 起伏处发出闪闪的光亮。 张着红黄色帆的渔船, 一艘艘逐浪而来; 水手们停止了划桨摇橹, 安静地蹲在船尾吸烟, ——一刹那的麻醉,安慰! 夹岸丛树中, 不见支鸟飞旋; 夕阳徐徐向西坠, 翘首更见袅袅婷婷的炊烟。 人张开两臂,打了个呵欠, 轻轻的说:“一天又付诸流水。”⑤ 《宁波中学生》1933年在宁波创刊,半年刊,由浙江省立宁波中学自治会出版部编辑发行。该刊属于中学校刊,是研究民国时期宁波中学和宁波中学生的重要刊物。该刊致力于共同探讨学业上的问题和寻求光明道路,展现学生的理想抱负和对社会的态度,主要栏目有论说、文艺、记叙、诗歌、随感、小品等。有学者曾指出:“民国时期的中学校刊尚未得到充分的整理与发掘,这些校刊对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作用不容忽视。”⑥《宁波中学生》显然也在此列。 袁可嘉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1935年到1937年夏,他在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即宁波中学)初中部学习。袁可嘉曾这样回忆彼时的生活:“这三年,我受到全面的德智体教育。我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年年获得奖学金,使我的语文和英语打下了初步基础;我参加校刊的编辑工作和学术辩论会,增长了实际工作能力;我参加童子军活动和球类比赛,练出了一副结实的身体。我开始新诗习作也是在这个时期。”⑦由此可知,宁波中学的三年学生生活对袁可嘉来说可谓获益匪浅,而这里提到的校刊应该就是《宁波中学生》,《奉化江上一瞥》也可以算是这一时期的“新诗习作”。值得注意的是,《奉化江上一瞥》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袁可嘉最早公开发表的诗作,比此前学界认为的1941年7月在重庆《中央日报》刊登的第一首诗歌《死》⑧整整提前了6年。袁可嘉发表此诗时才14岁,它的发现对于了解袁可嘉早期创作以及袁氏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变化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奉化江上一瞥》写的是诗人傍晚时分在奉化江边所看到的景象,整首诗浑然一体,描写自然,意境优美,读后仍有余味。奉化江是宁波境内一条主要河流,得名于流经的奉化,至宁波三江口与姚江汇合成为甬江。夕阳西下时分,狂风逐浪,奉化江上波光粼粼,张着红黄色帆的渔船快要接近岸边;水手们经过一天的劳作,开始蹲在船尾吸烟休憩;炊烟袅袅升起,人开始打呵欠,宣告一天又要过去。少年袁可嘉站在奉化江边,目睹这样的情景后,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诗。袁可嘉的故乡余姚北临杭州湾,靠近大海,他求学时待的宁波市也有多条河流经过,于是帆船、出航、潮水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袁可嘉的诗里,40年代后期发表的《涨潮》《出航》等都是如此,而《奉化江上一瞥》则是更早的代表。此外,诗里对水手们通过吸烟来获得暂时的麻醉和安慰采取了一种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这也是袁可嘉诗歌关注底层和苦难的底色,40年代发表的《难民》《冬夜》《旅店》是这一底色的延伸。有意思的是,与成名后的现代派诗风不同,《奉化江上一瞥》还是秉持现实主义风格,在如实描写现实场景的同时,融入古典诗的意象和境界。它显示了诗人较好的写作才能和天赋,代表着袁可嘉诗歌创作的起步。 袁可嘉1941年秋天入读西南联大外文系,他曾在自传文章里这样描述西南联大之于他的意义:“西南联大对我的影响是重要的,可以说基本上决定了我后来要走的道路。我有幸在这里遇见了许多好老师,沈从文、冯至和卞之琳等先生都对我有过许多帮助。”⑨或许是出于沈从文的推荐,大学时期的袁可嘉在1943年下半年的重庆版《益世报》留下了4首诗。这4首诗似乎并未得到相关研究者的注意,4首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