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22)01-0124-13 DOI:10.19563/j.cnki.sdzs.2022.01.012 辞赋在汉代蔚然大国,被后世称为“一代之胜”的文学,经历近两千年历程,到清代已然是末流。对此前人颇有言说,清人陆次云《与友论作赋书》说“汉当秦火之余,典坟残缺,故博雅之儒,辑其山川名物,著而为赋,以代乘志”①;袁枚《历代赋话序》说“古无志书,又无类书,是以《三都》《两京》,欲叙风土物产之美……必加穷搜博访,精心致思之功……今志书、类书,美矣、备矣,使班、左生于今日,再作此赋,不过翻撷数日,立可成篇”②,这从文化与文本的角度考察赋代志书、类书的功能,阐述其在汉晋以后渐次衰落的原因。又如宋人项安世认为“读汉人之赋,铺张闳丽,唐至于宋朝未有及者。盖自唐以后,文士之才力,尽用于诗,如李、杜之歌行,元、白之唱和……此亦汉人之所未有也”③,此从文体变迁与文人才力说明赋体的衰落。然纵观赋史,清人赋创作之繁荣(如数量之巨大)与赋批评之兴盛(如赋话的独立),又非前朝所及。对此现象,论者已多④,然探究其因,尚宜着眼于赋史之盛衰,以辨析清赋正统观的成立及嬗变。 一、盛清赋论:法古明今的正统观 从赋史的角度来看,清赋的发轫宜是明末清初的遗民作品,如吴应箕《悯乱赋》写清兵内侵之状,夏完淳《大哀赋》写亡明之悲,虽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情怀,然其赋风则摹拟六朝如鲍照《芜城赋》、庾信《哀江南赋》等。在清初顺康之际,如朱鹤龄的《枯橘赋》、尤侗的《反招魂》、施润章的《粤江赋》、陈维崧的《看弈轩赋》、吴兆骞的《长白山赋》等,各有胜意⑤,然或骚,或散,或体物,或抒情,很难看出肇造一代赋风的特色。如果着眼于当朝赋论,清代康乾盛世赋体正统观的形成与确立,显然对一代赋风的重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康熙与乾隆两帝对赋体的倡导,又成为两个重要契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康熙一朝有两件事是可以载入赋史的,一件是立“博学鸿词”科考赋,一件是命翰林院大学士陈元龙编纂《历代赋汇》。有关设立博学鸿词科以招揽在野人才,包括前朝遗民,《清史稿·选举志四》载有康熙帝十七年诏书:“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具体举措及考试内容,见于《圣祖本纪一》十八年记述“三月丙申朔,御试博学鸿词于保和殿,授彭孙遹等五十人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考试一诗一赋,赋为《璿玑玉衡赋》(可古可律),排律诗《省耕诗》。⑥正因为康熙亲自对“文词卓越”的倡导,并用朝廷的力量推尊“赋体”的功用,以衔接历史上如汉廷献赋、唐宋考赋的文化政略,才开启了清廷赋体创作与批评的繁盛。对此,胡浚《国朝赋楷序》有段追述与评价语: 我国家重熙累洽,观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尤以赋独有功篇什,金版叮咛,至通其事于选用。……由是一时葩藻蔚起,甲辰、丁未两选鸿博,《璿玑》《五六》两题均依唐人试格。若愚山之雄健,迦陵之绮绣,竹垞之洁,彭羡门、毛西河之典雅秀拔,麟麟炳炳,各能于杨、尤诸家外,别营杼轴,为一朝巨制。嗣后廷试馆程,日研月渍,法愈密,材愈富,其旁搜冥抉,蒙茸煇曤之长,又直驾三唐而上之。⑦ 其论虽兼括康、乾两朝鸿博,但例举在康熙一朝得人之盛。继后,赵光在《竹笑轩赋抄序》中也有称述:“唐、宋以赋取士,讲求格调,研究章句,后世言律赋者,靡不以唐、宋为宗。我朝稽古右文,人才蔚起,怀铅握椠之士,铺藻摛文,几于无美不臻,无体不备,骎骎乎跨唐、宋而上之矣。”⑧这类评论为清人常谈,其关键语是“稽古右文”“铺藻摛文”“骎骎乎跨唐、宋而上”,思路正符应唐宋闱场考律赋并上溯汉人献大赋之“铺采摛文,体物言志”“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传统,这一思想在继后康熙御旨编纂《历代赋汇》的举措中得以弘扬。 据史料记载,康熙议编《历代赋汇》在博学鸿词科考赋之后,陈元龙受命是举约在康熙三十三年到四十五年内府刻本刊行之间⑨。有关该书的编纂思想以及对清赋正统观的确立,可摘取三则批评文献如次: 赋者,六义之一也。风、雅、颂、兴、赋、比六者,而赋居兴、比之中,盖其敷陈事理,抒写物情,兴、比不得并焉,故赋之于诗,功尤为独多。……汉兴,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张衡之流制作尤盛,三国两晋以逮六朝变而为俳,至于唐宋变而为律,又变而为文,而唐宋则用以取士,其时名臣伟人往往多出其中。(康熙《御制历代赋汇序》) 古诗之流,赋居其一。摛华掞藻,事既极于铺陈;旨远辞文,义或兼乎比兴。……揆厥所自,各有专家,本为六艺之笙簧,终作五经之鼓吹。(陈元龙《上御定历代赋汇表》)⑩ 《御定历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尧作《古赋辩体》,于源流正变言之详矣。至于历代鸿篇,则不能备载。明人作《赋苑》,近人作《赋格》,均千百之中录存十一,未能赅备无遗也。……学者沿波得奇,于以黼黻太平,润色鸿业,亦足和声鸣盛矣。(《四库全书总目》)(11) 综观其论,要在三端:一是以经义衡赋,对《诗》之“六义”入赋的思想进展,推尊雅、颂,这既是《赋汇》编纂的宗旨,也是编者视赋体为庙堂文学的批评基础。特别是康熙序中称道“赋之于诗,功尤为独多”,无疑超越前人的有关论述(12),而予赋体义的极度彰显。二是强烈的致用精神与实用性原则,成为盛清赋论的主导思想。其中康熙序文中强调的唐宋以赋取士,“名臣伟人往往多出其中”,即与他诏示博学鸿词所称道的“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的思想相通,是用赋招贤纳才的现实主张。至于四库馆臣称赞《赋汇》之编是“黼黻太平,润色鸿业”,则传承班固《两都赋序》所称汉人献赋之盛况“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13),赋的“雅颂之亚”的功用得以现实的张扬。三是补前贤之不足,成一代之鸿构。赋总集的编纂,在《赋汇》之前存世者有元代祝尧的《古赋辩体》、明代李鸿的《赋苑》、清初陆葇的《历朝赋格》等,皆“未能赅备无遗”。相较而言,《赋汇》是亘古未有的赋体集成之作。合此三端,正是对历史上赋用思想的当代言说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