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55(2022)01-0098-29 DOI:10.13549/j.cnki.cn11-3959/d.2022.01.006 在核武器诞生后的70余年时间里,除1945年8月美国对日本两次使用核武器外,核武器再未在战争中使用。即使在美苏激烈对抗的冷战时期,核国家之间也从未爆发过核冲突或核战争,核武器已经成为不能被使用的政治和心理武器,威慑成为核武器的主要功能。二战后,核武器主要作为“心理武器”用于威慑而未再用于战争的奇特现象,源自核武器本身的悖论。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毁灭能力和使用时不可防御的特性,这使得核武器的使用可以导致战争后果与政治目的的错位,从而使其成为威慑理论的最佳物质载体。同时,核武器的巨大毁灭能力及其使用后可能带来的长期破坏性影响也使得国际社会和各国公众对核武器怀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极度恐惧,这是核武器能够作为核威慑理论物质载体的心理基础。核武器的物质、技术特性及其对国际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心理影响是核威慑能够成功发挥作用的共同基础,也是核威慑理论研究中的关键变量。 为了防止核武器的超杀能力对人类文明的毁灭性后果,有核国家在进行战略博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核武器的威慑功能,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核威慑理论,维持了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性。核威慑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寻求促使核威慑成功的条件和方法,避免出现核危机、核冲突和爆发核战争,维持有核国家之间的战略稳定关系。在核威慑理论研究中,博弈论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和个案分析方法是三种主要的研究路径。①核威慑涉及有核国家之间的互动及其重大利益,三种主要研究方法都关涉行为体在威慑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和博弈,核威慑就是有核国家在核力量的基础上通过信号传递进行的心理博弈,核威慑的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核力量、核威慑信号传递和核威慑心理博弈。 本文跳出传统战略稳定性分析思路,旨在为核威慑机理建立一个基础性理论分析框架,并厘清这一分析框架的具体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细化核威慑分析框架,分析核威慑中核力量与使用核力量意志的关系、描述核威慑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方式与路径和威慑方与被威慑方的心理博弈过程,对于分析核威慑有效性、维持大国间战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威慑分析框架 核威慑理论是冷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经典军控理论,其对核威慑的分析为维持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尤以托马斯·谢林的理论贡献最为突出。谢林把非数理博弈用于经典军备控制理论研究,认为武器的发展不断增加突然袭击的优势,因此核武器的最佳分布是进攻方和被进攻方都具有核报复能力,或者任何一方都缺少通过一次性核打击摧毁对手全部核武器的能力,即双方相互确保摧毁(MAD)。②1975年,迈克尔·英特利盖特(Michael D.Intriligator)和布里托(D.L.Brito)提出了由两组进攻和阻止方程组成的军备竞赛模型。③通过对这两组方程的分析可得出核威慑有效性的条件:保持足够规模的核武器与核力量的相互平衡是实现有效核威慑的根本保障,④美苏正是依靠拥有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力量有效保障了各自成功的核威慑。谢林和英特利盖特的核威慑有效性条件都强调足够规模的核力量这一物质性要素是确保核威慑成功的重要条件,对于维护大国战略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缺点是他们对核威慑有效性的分析都忽视了认知和心理因素在核威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相反,中国在核战略发展的早期阶较早认识到了心理和认知因素在核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拥有核武器之前,中国的核战略可称为心理性威慑或抵消性威慑,即把美国的核武器视为“纸老虎”,使美国的核武器无法对中国形成战略威慑。事实上,核威慑本身就包含物理和心理的双重含义。核威慑的物理含义就是客观存在的核武器及其使用战略、政策和指导方针等的有形展示,心理因素则是指在对核武器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巨大毁灭性后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条件反射。⑤ 基辛格在对威慑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了心理和认知因素在威慑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威慑需要实力、使用实力的意志以及潜在的进攻者对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估等三方面的结合。而且,威慑是所有上述因素的乘积,而非上述因素之和。如果其中任何一项因素为零,威慑就会失败,”⑥这是对威慑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和威慑有效性条件的经典描述,为核威慑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威慑分析框架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深化了我们对威慑构成要素的认知,把心理和认知因素置于威慑分析框架之中,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发现了威慑过程中物质要素和认知、心理要素之间是相乘而非相加的关系,即有效的威慑是实力与使用实力的意志以及潜在的进攻者对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估等三个因素的乘积。 基辛格威慑分析框架只是一个总体性描述,本文对其三个构成要素分析框架进行了改进和细化。改进和细化步骤如下:一是分别把基辛格威慑分析框架中的实力、使用实力的意志和决心以及进攻者对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估等三个要素置换为核力量、核威慑信号传递和核威慑心理博弈。在核威慑的三个要素中,核力量是核威慑成功的基础性变量,核威慑信号传递和核威慑过程中的心理博弈都是在核力量基础上产生并与其共同发挥作用。二是鉴于基辛格关于威慑的分析框架只是一个总体性描述,没有建构威慑三个变量各自的具体分析框架,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对核威慑的三个变量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威慑框架总体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了影响核威慑的三个变量的各自具体分析框架,增强了其可操作性。 在核威慑的三个构成要素中,核力量、核威慑信号传递为资源性实力,核威慑心理博弈为操作性实力,核威慑就是核威慑主体通过核威慑心理博弈对核力量和核威慑信号的操作和运用。一般说来,一国的核武器很难在对手第一次打击中被彻底摧毁,因此不会存在有核国家核力量为零的情况。但是,有核国家如果缺乏使用核武器的意志和决心并进行有效的信号传递,或者在核威慑心理博弈过程中被威慑方不能正确认知威慑方使用核武器的决心和意志,就有可能出现核威慑失败的情形,因为有效的核威慑是核力量、核威慑信号传递和和核威慑心理博弈三个因素的乘积而非相加。有核国家欲成功达成核威慑,必须在维持适当数量规模核武器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利用核力量、核威慑信号传递和核威慑心理博弈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核武器数量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核威慑就是有核国家在平时与战时以各种类型和数量的核武器为力量核心,根据己方战略企图,在统一计划下展示核实力或准备使用核武器的决心,迫使对手担心采取某种行动会受到惩罚,从而在利益得失判断的基础上放弃某种行动。由核威慑的概念可知,一定数量的核武器是产生核威慑的物质基础,是核威慑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拥有多少核武器能够形成有效的核威慑存在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威慑方拥有的核武器能够对对手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如果一个有核国家一定数量的核武器能够给对手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那么这一数量的核武器就是足够的。按照麦克拉马拉标准,消灭对手三分之一的工业和二分之一的人口即可威慑敌国。美国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计算结果表明,仅需数枚核武器即可进行威慑他国的第一次核打击,而现代社会对于核武器的易损程度远小于美俄当时部署的核武库所能造成的损失程度。⑦对于有核国家来说,在打击目标和核武器对目标的毁伤概率既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核武器数量规模的最佳数值,超过这一规模的核武器几乎没有战略意义。⑧但现实是有核武器国家的核力量规模差别巨大,其中,美俄两国核武器数量庞大,远超威慑所需核武器数量。⑨在20世纪的冷战高峰时期,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总量足以将地球毁灭多次,即使在冷战后经过几次削减,两国核武器数量仍占当今世界核武器数量的90%以上,⑩远超给对手造成不可承受损失的标准。五角大楼2013年6月的一份报告认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所限定的核力量水平足以满足美国国家安全需要,还可以再削减三分之一。(11)中国、英国、法国始终维持着中等数量规模的核武库,巴基斯坦、朝鲜的核武库规模更小,这表明有核国家的核武器数量规模并不是单纯由给对手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标准决定的,必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有核国家的核武器数量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