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55(2022)01-0003-22 DOI:10.13549/j.cnki.cn11-3959/d.2022.01.001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接连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被描述为“针对多边主义的逆流而动”。但与上述举措并行的是,美国积极地同对其有重要意义的贸易伙伴展开谈判,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修订版(KORUS)、《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美日贸易协定》(US-JapanTrade Agreement)。在以上成果之外,美国还积极开展英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肯尼亚自贸协定谈判,其他未与美国签署协定的原TPP国家按照议程也会继续进入美国的谈判清单。①拜登执政以后,以价值观作为合纵连横的主线,大力构建小俱乐部形态的“伪多边主义”,通过建立解决关于特定问题而定制的架构、制定经济全球化新规则,意图在小多边经贸体系实现对美国有利的规则。 因此,美国的退群退约和阻扰世界贸易组织走向正轨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为“逆全球化”或“去全球化”,而是转向积极推进范围更加限缩的贸易谈判,依照自身意志和需求,更为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重塑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再造对美国有利的全球化,这种举措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贸领域的“小多边主义”(Minilateralism)安排。 本文通过历史追溯(现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是什么)、剖析产生动因(为什么)、核心特征与拜登政府最新动向(怎么样)、中国举措(怎么办)的思路,对美国当前通过小多边主义体系重塑全球经贸结构和规则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在梳理有关小多边主义的理论框架和美式小多边主义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提炼出美式小多边主义的内涵;第二部分讨论美式小多边主义的产生动因;第三部分描述美式小多边主义的核心特征;第四部分讨论美式小多边主义的战略目标;第五部分点出拜登政府的经贸政策对小多边主义的延续性,第六部分结合美式小多边主义的影响简要讨论中国的应对举措。 二、美式小多边主义的内涵及理论框架 (一)基于已有研究的小多边主义理论框架 “Minilateralism”的概念在20世纪首先由国外学者提出,21世纪后国内学者将其引入至国际关系、国际政经领域的讨论。Minilateralism的译法并不统一,包括“少边”“小多边”和“微边”。②尽管翻译不同,但内涵大同小异。③学者谈及相关概念时所指向的英文文献也基本所出同源。 此外,学者在数量标准上存在争论——参与国数量多少才能认定为“少边”或“小多边”?普里莫·布拉加(C.A.Primo Braga)和亚历山大·叶芝(Alexander J.Yeats)认为,小多边协定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贸易伙伴组成,④而威廉·托(William T.Tow)认为,通常是“范围更为狭窄的三四个”。⑤顾静将“参与方数量较少、通常只有三至五个成员参与”的合作理解为“小多边机制”,⑥张勇认为参与国数量要满足三个或者三个以上。⑦苏长和的观点有所不同,认为判断标准是合作的实现形式,而非具体数字。⑧从概念本身理解,无论是“少”抑或“小多”都蕴含动词的意味,即相对全球多边机制,参与国数量有显著“减少”“缩小”和“限缩”的动态变化,而无须用具体的数字去界定何以为“少边”或“小多边”。 就产生动因而言,小多边主义源于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的效率问题。早在1988年,温斯顿·弗里奇(Winston Fritsch)就提出小多边主义的倾向来自对多边主义内在缺陷和困境的不满。⑨普里莫·布拉加(C.A.Primo Braga)和亚历山大·叶芝(Alexander J.Yeats)持相同看法,认为这种不满针对效率问题。⑩晚近,莫伊斯·奈姆(Moises Naim)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上撰文,认为多边主义已经停滞许久、无法产生有效成果,因此小多边主义是一种更聪明的做法。(11)克里斯·布鲁姆(Chris Brummer)也认为小多边主义为经济力量更加分散的后西方世界找到了一条正确路径。(12)迈尔斯·卡勒(Miles Kahler)就行为体数目与集体行动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多数”正是集体合作难以逾越的障碍,小多边合作形式比扩大化的多边合作形式更有利于克服集体行动的障碍,从而有效地促进问题的解决,(13)集团的规模越大,提供最佳公共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小。(14) 小多边主义的核心特征主要是高效、灵活与排他性。首先,集体行动数目减少带动谈判成本降低,更容易达成共识,便于迅速解决问题;其次,参与小多边安排的国家具有特定的共同利益或干系,(15)更易寻找到共同的利益并达成共识,(16)有相似想法进而结成同盟实现共同利益或者建立彼此都接受的规则体系。(17)此外,该体系排斥外来者参与,具有排他性,呈现出俱乐部的形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