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长期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和生产力的发展则倚仗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高质量、持续性人力资本投入。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主要作用。[1]2017年提出并推进的新工科建设,更是对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和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优化等需要。[2]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高等教育专业性别隔离(Gender segregation),女生较少投身于工程科技领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当中。本研究着眼于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环节,试图探究工科专业男、女生在教育增值和学习投入效率方面的异质性,探究是否是由于女生就读工科专业存在劣势从而导致了工科专业性别隔离现象的出现。 一、综述及研究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性别隔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谢宇等学者将高等教育专业性别隔离定义为由于某些社会因素,不同性别的受教育者集中在高等院校的不同专业,从而形成专业分布不均衡的状态。[3]国际上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女性大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专业学科所占比重都相对较低,尤其是工科类专业领域,女生比例更低。[4][5][6]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在大多数国家,仅不到30%的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是女性。[7] 在中国,高等教育专业性别隔离也广泛存在且备受学者关注。研究发现,女生在文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的人数超过男生,但在理科和工科等专业的比例远远低于男生。[8][9][10][11][12]以2015年首都大学生为例,女生就读文学、历史、艺术专业的比例均超过65%;而就读理科、工科专业的比例仅分别为37.2%和28.8%。[13] 增加工程科技领域女性的数量不仅关系到性别平等问题,还有助于增进工程科技领域在观点、创新和领导力等方面的多样性,[14]更好地满足工程科技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实际上,世界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实施了许多政策,旨在增加STEM专业的学生人数,特别是女性、少数族裔学生,[15][16][17]然而,这些扩大女性投身STEM专业,尤其是技术和工程专业的努力并没有实现其目标。[18] 因此,有更多的研究聚焦于分析专业选择性别隔离背后的原因。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影响女性远离STEM专业的因素比较复杂,且未得到充分的解释。[19][20][21][22][23]Kanny等采用元分析法,查阅了324篇跨越40年的STEM教育相关文献,总结了对STEM专业性别隔离持续存在的若干种解释,包括个人背景特征,K12教育中的结构性障碍,心理因素,价值观和偏好,家庭影响和期望,以及对STEM领域的认知。[24]最近的文献综述结果表明,教育准备(如先前的学业成就、比较优势、课程学习经历),个人特质(如自信、自我效能、竞争力)和偏好是STEM专业性别隔离的关键决定因素。[25] 在中国的语境下,分析女大学生较少报考及录取到STEM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原因,离不开对性别文化中“女生不适合学理工科”这一传统刻板印象的讨论,[26]但鲜有研究关注工科专业女生在大学教育产出(包括能力发展、学业成绩、升学、就业薪酬等)方面与男生的系统性差异,从而回答女生是否真的不适合学工科专业这一问题。靳敏和胡寿平使用华中地区一所理工科院校的学生调查数据开展研究发现,工科专业女生在学习努力程度、课外拓展学习、学习意义感、学习动力及感知到的学术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因素上均显著高于男生,但在生师交流互动、专业兴趣上显著低于男生;工科专业女生在校期间学习性投入程度更高,学习成绩更好,但对自我学习收获的评价相对较低。[27]然而,该研究并没有就专业选择结果背后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已有研究认为本科生专业选择存在内生性,受到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兴趣、学业基础、动机等因素影响。[28][29][30][31][32][33]因此仍需要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的使用和合适的实证研究设计来探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女生是否真的不适合就读工科专业这一问题。 本研究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围绕人力资本理论,借助教育生产函数的增值评价模型开展定量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广泛应用于教育经济学研究当中,主要用于分析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的投入(如办学资源投入、师资、同伴等)和教育质量显著影响大学生成长及其劳动力市场表现。[34][35][36][37]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同专业的教育回报率差异较大,科学和工程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回报普遍优于人文和社科专业。[38][39]从总体来看,聚焦工科专业的高等教育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探究高等工程教育增值评价的性别差异的研究更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