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华传统乡村戏剧的学术生态空间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乌江流域傩文化研究基点与趋势 张羽华,余继平(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6.70~79 中华优秀乡村戏剧尽管在国内学术界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和界定,各种乡村剧种依然被以族性、乡土性,甚或地域的属性命名并作为研究对象而大行其道,但本质上它们都归属于乡村戏剧的范畴。傩戏或者傩文化是乌江流域重要的一种乡村戏剧,或者说是乌江流域乡村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乌江流域傩戏文化主体上来源于中原地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已经具有了少数民族地方的文化属性。乌江流域傩戏因分属于不同区县、不同民族而呈现出多样化,主要包括阳戏、地戏、撮泰吉、傩堂戏、端公戏、面具戏、还愿戏、冲傩戏等小剧种。每一剧种都与民族属性、地方文化和人们的精神信仰紧密相关。可以说,傩戏或傩文化作为独特的乡村戏剧或乡村文化,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学术界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其研究逐渐走向了学术自觉。 目前学术界对傩戏界说与傩文化探源层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并引起了地方文化部门的重视,逐步形成了从傩舞、傩戏到傩文化研究的趋势。实际上,学术界对傩戏和傩文化的释义往往相提并论,如有差别,倒是傩文化所涵盖的领域更宽广、更全面。一般认为,傩文化包含了傩舞、傩戏、傩祭、傩仪、傩礼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囊括了以往史料中对傩的相关论述和考证,为后来学者从事傩的研究提供了详细的例证和阐释依据。近年来,傩学界还撰文对傩戏或傩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对乌江流域乡村傩戏发生流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阐释,这让人们对乌江流域乡村傩戏或傩文化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乌江流域乡村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基石。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乌江流域乡村傩戏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在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还未得到全面深化的开发和利用,还未更好地发挥傩戏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乡村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和现实价值。有鉴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视域为学者打开了学术视野,把傩戏作为非遗的研究对象之一自然成了学术切入点和热点。于是,乌江流域乡村傩戏的传承、保护和数据库建设,文化传播与商品开发利用,以及文旅结合就成为傩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传承、保护和数据库建设研究。探讨傩戏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数据库建设,是当前傩学界一致探讨的学术制高点,这也是乌江流域乡村傩戏生存的一个紧迫性问题。在网络信息化和大数据语境下,傩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建构傩文化传承带、坚定文化自信和加强傩文化研究力度是集中研究傩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核心词汇,颇具启发性意义,也值得注意,但傩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严重同质化倾向,这样就难以突破傩文化研究的瓶颈。不过,也有一些热衷于傩戏研究的学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创造性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来传承和保护傩文化。 其次是文化传播与商品开发利用研究。傩文化经历了多年的传承、发展与变化,反映了乡村民众的文化心理、精神风貌和价值认同。傩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汇集民心,凝聚民力,提升人们的精气神,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促进地方繁荣,还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富民的愿望。必须承认的是,乌江流域各区县的旅游和傩文化商品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紧密关联,这源于傩学界大多认为应该通过傩文化商品开发利用来传承和创新傩戏,以适应新时代的环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傩文化的商品开发与利用研究,并不仅限于乡村旅游层面,还涉及傩戏服饰、傩戏面具、傩戏音乐、傩戏技艺等方面。 最后,文旅结合是传承和发展乌江流域傩文化的主要目的,也是文化传播和文化运用的主要方式,同时,将乡村旅游作为载体,也是乌江流域傩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打造乡村傩文化品牌,推动傩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升傩戏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也是振兴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