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源于上巳节,在承载中原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将壮族人民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内化其中,形成独具壮族文化特色的节日。目前,“三月三”已成为壮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传统节日,既是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以祭祀、祈祷为动机的信仰性节庆,也是兼具文化教育、人际互动、经济交流等多项功用的娱乐性节庆。 (一)壮族“三月三”的文化功能 壮族“三月三”是复合型的文化节日,蕴含了丰富物质文化元素与非物质文化元素,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面对瘟疫、天花等疾病困扰,人们通过祭祀的方式祈祷神灵祛除邪气、趋吉避凶,以迎来万物复苏、生命降临。随着农耕水利成为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祈盼风调雨顺,以利农事丰收成为又一目的,通过唱山歌、抛绣球、碰彩蛋、食五色糯米饭、插枫叶、踏青郊游等一系列仪式来祈祝万事平安、顺利。与此同时,关于农历“三月三”的故事传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积存与播布,形成重要的民间文学资源。无论是节日仪式,抑或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都为“三月三”增添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三月三”节俗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反映了壮族人民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间和谐共生的民族精神以及追求生命健康、万物重生的文化向往,这些均深深寓于各类仪式之中。壮族“三月三”不仅承继传统的宴请、踏青郊游、拔河、斗鸡、船竞等娱乐活动,还增加了抢花炮、武术表演、舞彩龙等多种具有壮族特色的活动。这种集体性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和储存壮族人民的文化特质与文化信息,推动壮族文化走向各族人民群众,加强了壮族与各民族间的互动交流,进而巩固了民族间的情感纽带,促进了民族文化认同。 (二)壮族“三月三”传承存在的问题 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三月三”节俗传承呈现良好态势。尽管如此,壮族“三月三”仍面临传承的文化困境,亟待关注与改善。首先,社会变迁催生现代人的新需求,单一的文化功能亟须拓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日益得到提高,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深层次的特点。“三月三”传统的单一文化功能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节俗吸引力与影响力不断降低,人们显得更为被动。其次,节日新样态压缩了传统民族节日的生存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文化多样性的日益增强,现代人们对节日庆贺的观念与方式已发生较大变化,文化消费呈现圈层化、精细化的特点。外来的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以其新颖奇特的文化标识抓住了当代年轻人的“猎奇”心理,逐渐占据节日消费市场。最后,进行过度的“生产性保护”,缺乏本真性传承。 (三)壮族“三月三”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壮族“三月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发展壮族“三月三”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壮族“三月三”生活性传承。“生活性传承”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性保护”,其核心要义是将可承继、可借鉴的传统文化因子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拉近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使之得以实现“贴近式”传承。2.丰富壮族“三月三”的文化形式。作为壮族群众最具标志性的民俗文化符号,理应立足“三月三”传统文化底蕴,围绕“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与娱民娱神的休闲精神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形式,要将信仰意义与娱乐意义相统一,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以满足时代需求。与此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第四次技术革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新兴样态,新型民俗进入大众视野。壮族“三月三”既要通过VR、5G等科技手段将其进行原真性传承,将民俗文化事象建立数字档案,推动文化存储形式的多样化,亦要以数字展现、数字传播、数字互动为导向不断丰富其文化表现形式,增加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构建壮族“三月三”新民俗文化体系。以“三月三”的山歌与绣球文化为例,可在非遗博物馆、街道社区、商业文化区等创设非遗数字体验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山歌对唱、抛接绣球的情境虚拟化,并通过VR技术实现人机互动,以“文化再造”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3.强化壮族“三月三”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