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求职越来越难,求职时使用关系亦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求职者是如何找到这些关系的呢?根据求职者的行动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两种寻找关系的方式:一种是职位目标导向的,即先锁定职位,继而寻找相应的关系人获取信息或帮助引荐;另一种是关系主义导向的,即先找到关系人,继而根据其推荐寻找工作。为叙述方便,我们将第一种求职方式称为职位先定,将第二种求职方式称为关系先定。本质上来说,这两种关系激活方式皆属于微观层面的对社会资本的激活(activation)过程(Smith,2005)。需要求证的问题是,不同的激活方式是否会导致地位获得和收入回报上的差异,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 已有研究多聚焦于社会资本①对求职者劳动力市场回报的直接影响,如是否使用社会资本对入职收入的影响(张顺、郝雨霏,2013;Bian,Huang & Zhang,2015)。但少有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对社会资本的激活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O'Connor,2013)。现实中,求职者对社会资本的利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可能持续数月,涉及不同类型的行动者。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资本的激活是连接微观个体行为和宏观社会结构的起始点,通过该过程,行动者将所拥有的或潜在的社会资本转变为所动员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开始发挥其工具性作用,为行动者带来收益。对社会资本激活的分析散见于相关研究中,但一直未见专门分析。例如,小世界试验中,信件传递起始于被试根据自身社会网络定位最可能提供帮助的关系人(Milgram,1967)。格兰诺维特在对弱关系的开创性研究中就观察到,年轻人很少主动寻找工作,他们往往是以父母和社区中的其他人作为中介而获取工作的(Granovetter,1973)。边燕杰观察到,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动用关系找工作的求职者首先确定的是对该工作最有决定权的最终帮助者,再通过关系链条步步连接而达到最终目的(Bian,1997)。 学界对社会资本作用的深入研究逐渐延伸出两个有所区别的视角:其一,社会资本的不平等,即不同群体在社会资本获取、回报等方面存在差异(林南,2005;吴愈晓,2011;O' Connor,2013;程诚、边燕杰,2014;程诚、王奕轩、边燕杰,2015);其二,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即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对个体的作用存在差异,如张春泥、刘林平(2008)关于农民工内外网的研究,边燕杰等(2012)关于体制内外社会资本回报差异的研究。这些研究多从个体行动者的视角出发。这两个理论视角都有助于解答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前者从社会资本分层这一结构性的视角进行分析,不同阶层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关系激活方式,回报差异本质上是由阶层差异所致;后者从社会资本类属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同激活方式获取的资本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本质上是不同的社会资本引起的回报不同。如果将开始动用关系找工作视为一个事件,两种分析视角中一个是从事前进行因果解释,一个是从事后进行因果分析。 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上的可能解释,因此研究设计和方法要求我们能够有效地排除可能的竞争性理论,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得到较为干净的因果推断。对研究问题的回答使我们能够从社会资本激活的角度进一步探索社会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机制,也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关系分层和关系异质性两个理论视角。此外,本文也是使用定量方法分析社会资本微观动员过程的一次尝试。 二、理论和假设 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力市场日益完善,市场调节逐渐取代国家分配,成为劳动力配置的主要机制。对于求职者来说,行动目标在于获取令其满意的职位,同时受限于时间、成本和能力。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说,找工作本质上是一个雇主和雇员双方匹配的过程,社会资本能够提高求职回报和人职匹配(Bian et al.,2015)。我们同时知道,动员社会资本的求职过程起始于求职者对其潜在社会资本的激活,而激活社会资本的时机及其对求职过程和后果的影响,是一个尚未充分研究的议题。 (一)社会资本的激活 从史密斯2005年的研究开始,逐渐有一些研究开始重视社会资本的激活问题(Smith,2005,2010;O'Connor,2013)。相关研究显示,社会资本的建立、维持、激活和利用是一系列有次序的过程,而不是彼此独立的单独事件。例如,边燕杰在分析中国餐饮网时,讲述了国人间关系构建的方式是通过攀谈和微小的资源交换进行的(Bian,2001;边燕杰、郭小弦,2015)。 林南认为,社会资本动员指在找工作过程中,(求职者)使用社会交往者及其所提供的资源(林南,2005)。而这个过程中一个隐含的前提是求职者先要找到合适的关系人(Smith,2005),社会资本的工具性作用往往在此时才开始被激活。激活过程意味着社会资本从潜在状态变为动员状态,已有研究大多忽略了这一起始过程,直接分析关系人属性对地位获得的影响。在莫维(Mouw,2003)对社会资本内生性的研究中,其所使用的保留工资模型亦仅考虑了职位先定这一情况,而忽略了关系先定的激活策略。 史密斯对社会资本的激活过程进行了深描(Smith,2005,2010)。通过深度访谈,她发现美国非裔低收入阶层的社会资本,由于其历史、信任等原因往往难以被激活,进而造成其社会资本的欠缺。她认为,可以从四个角度分析社会资本能否被有效激活,分别是个人层面的信誉和地位、双方的关系强度(信任)、网络的闭合性和社区的性质。拉美裔和非裔在社会资本激活方面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前者多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而后者多处于失业状态。社区网络性质和文化的差异造成非裔社区存在普遍信任缺失的问题,关系人的帮助门槛要比拉美裔求职者高得多(Smith,2010)。奥康纳(O'Connor,2013)则进一步将视角转向关系人和帮助者,基于在美国的问卷调查,他发现关系人性别、雇佣状态、教育背景等个人属性,以及与求职者的熟悉程度、资质评价等因素会影响关系人的帮助意愿和帮助能力。史密斯和奥康纳的研究将除求职者外的其他行动者引入分析之中,揭示出求职过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此激活过程中,起始节点是求职者能动地对社会资本的激活。麦克唐纳德区分了劳动力市场中两种社会资本激活过程:主动激活和被动激活,他发现采用后一种激活策略的求职者有着更高的入职收入,且主要体现在中高收入群体中(McDonald,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