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750/j.adge.2021.10.009 作为国家创新的“发动机”和学术真理的“保卫者”,博士生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及学界的重点关注[1]。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2],通知明确指出:为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高校应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博士生采取分流淘汰制度。其实,我国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担忧由来已久。早在21世纪初,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与之同步,博士生的延期率也开始逐年上升。2000年至2010年间,博士生延期毕业率累计达60%[3]。据最新统计数据,这一比例已上升至64.6%[4]。在此背景下,基于结果质量观的博士生评估体系建构及培养现状调查受到政府的大力资助。与此同时,社会媒体及学术领域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心也与日俱增。围绕博士生科研能力、培养方式、职业选择等主题的研究进入公众视野,丰富了已有成果。 从现有进展来看,我国对博士生教育的研究仍停留在宏观质量保障层面,极少有学者从微观视角出发探究博士生的成长历程。戈尔德(Gold)等研究者指出,博士生对研究生院的“失望”隐藏在日常的学习中,正是这些负面经验的累积导致博士生流失、延期乃至超期现象的出现。故而,对博士生培养问题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质量把控,更要深入博士群体揭示其蜕变历程,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理论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与以往研究不同,该理论关注博士生从候选者成长为“学科守护人”的持续过程。它以过程质量观为基础,将博士生的专业发展视为辩证的、双向的以及动态持续的过程。其中,该理论尤为关注博士生专业发展的阶段、维度以及促进或阻碍个体成长的因素。专业社会化理论的提出,促使博士生身份建构的过程从幕后走向前台。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主体,博士生也拥有了发声权[5]。有鉴于此,为了拓展我国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理论视角,并为博士生培养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不仅梳理了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理论的内涵演变,而且从组织环境、关系网络和个体特征三方面对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的内涵演变 诚如韦伯所言:“只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化,青年学者才能感受到‘我获得了某种可持久的东西’”[6]。因此,对博士生而言,主动接受社会化是成为研究者的必经之路。从社会化理论的发展进程来看,早于20世纪中期,默顿已经对社会化给出明确界定:“一个人通过特有的价值观、态度、知识和技能而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7]其中,默顿尤为强调个体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这种成员关系如何传递特定的价值观、态度和知识。部分学者意识到该理论的重要意义,便将其引入研究生教育领域[8]。随后,众多研究者加入并对该理论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例如,布拉格(Bragg)较早在《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中表明:专业社会化是一段学习的过程,研究生通过它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社会的惯习以及思维模式[9]。在蒂尔尼(Tierney)和罗兹(Rhoads)发表《高等教育报告》前,这本专著一直被学者视为最系统的研究。为了推动理论发展,匹兹堡大学的魏德曼(Weidman)教授及其团队持续专注于研究生专业社会化,他们提出:博士生的专业社会化是个体获得学术知识、专业技能和学科价值观的过程,这些综合素养是承担大学教职所必备的,该界定为后续研究描绘了理论底色[10]。然而,也有学者质疑专业社会化的内涵,认为它象征着文化的理性和恒常性[11]。部分学者甚至指出,社会化的理性取向意味着大学通过特定方式将博士生同质化[12]。 围绕专业社会化的内涵,已有研究确定了四个阶段:预期阶段、正式阶段、非正式阶段和个人阶段,博士生将通过漫长的过程完成向研究者的转变[13]。魏德曼和特瓦勒(Twale)提出,专业社会化应具备三个核心要素:知识获取、投入和参与。这些要素映射到四个阶段,形成了著名的研究生社会化模式[10]。结合此观点,贝尔得(Baird)又增加了时间维度并指出: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会随着专业发展而不断强化,例如与导师交流、会议发言以及论文发表情况在高年级博士中更为显著[14]。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将专业社会化划分为诸多类型,例如集体社会化与个人社会化、正式社会化和非正式社会化、随机社会化和连续社会化等[15]。部分研究者则将其概括为:培养式社会化、自上而下式社会化、同伴式社会化以及柏拉图式社会化等[16]。 综上所述,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理论的发展已趋近成熟。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对专业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给予重点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魏德曼、加德纳(Gardner)、门多萨(Mendoza)和埃利斯(Ellis)等。在诸多要素中,种族、性别、学科、院系环境、师生关系、同辈关系以及综合素养等是已有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部分。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梳理,导致众多因素分散在各类成果中,为后续研究造成诸多困难。 二、博士生专业社会化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影响专业社会化的关键要素,本研究以“博士生社会化”“博士生专业社会化”“博士生专业发展”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搜到的数百篇文献做分类处理。借鉴埃尔加(Elgar)的观点,研究将博士生的复杂关系划分为:博士生与组织、与他人以及与自己[17]。在大学场域中,三类关系分别对应着组织环境、关系网络及个体特征。如图1所示,组织环境中的学科文化和院系制度为博士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成长空间;关系网络中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博士生获取重要信息及情感支持的关键来源;个体因素中的种族与性别差异常被视为发展障碍,而学习动机、时间管理及心理要素是博士生调节外来影响,进而发挥能动性的关键所在。 (一)博士生专业社会化中的组织因素 蒂尔尼认为,组织文化指“组织成员通过参与象征性的活动而创造的意义总和”[18]。在他看来,文化是组织活动的集合,而社会化即个体理解、获取并整合这些经验的过程。组织文化指导人们期望什么、如何行为以及理解成功和失败的意义,新成员的任务即找出组织文化并学会利用它们。换言之,为了适应组织环境,新手必须了解规则、指导方针和实施细则,那些没能掌握类似知识的人,就不符合特定群体或组织的“模式”。对博士生而言,尽快了解院系规则并与学科文化契合是专业社会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