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对高等学校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同。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对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影响,但其对学生学业与专业表现及认知的影响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相对缺乏。[1]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相比,高等学校师生关系有其独特性,如师生关系的主体是“成年人—成年人”之间关系的构建、师生关系的“亲近—距离”程度的把握、教师的可接近性等。[2]基于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本研究主要关注其测量结构、特征与影响机制。本研究所指的高等学校师生关系,是本科生、专科生与其不同类型课程教师及行政管理教师之间的师生关系,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导学关系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 (一)师生关系及其测量 高等学校师生关系被认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情感维度和支持维度,前者描述了师生间所建立的情感纽带,是构成师生间安全和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如信任、尊重、关爱等;后者描述了通过师生关系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取得成功所应当提供的支持,如教师设定明确的期望、及时回复邮件等。[3]托米(Tormey,R.)在其最新研究中构建了高等学校师生情感关系的理论模型,把情感关系细分为三个维度:爱/温暖(如温暖的、友好的)、依恋/安全(如可信赖的、善意的)、坚持/力量(如有影响的、鼓舞的)。[4]此外,也有观点认为教师的可接近性或平易近人也是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维度之一,但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存在不一致。[5]应该说,不管是在基础或高等教育阶段,课堂外的师生交流对师生关系均存在影响,但其不等同于师生关系。[6]高等学校教学组织方式的特点影响了教师的可接近性,特别是课堂外的交流;对于时间可用性的感知在学生是否会与教师主动联系方面起重要作用。[7]科顿(Cotton,S.R.)等认为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处在高强度的时间压力下,不确定教师是否愿意与其沟通、不明确与教师交流的收获等都是师生沟通联系不紧密的重要原因;此外,交流的空间也是影响教师可及性的重要因素。[8] 较多研究从教师支持视角探索师生关系,如帕特里克(Patrick,H.)等探索了教师支持(情感和学业)、同伴支持等通过影响学生不同类型效能,最终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影响。[9]也有研究将教师支持区分为个人支持和学业支持,如盖斯(Ghaith,G.M.)[10]及约翰逊(Johnson,D.W.)等[11]对合作学习与教师支持间关系的探索,这里的个人支持与情感支持具有相似性。在师生关系测量上,约翰逊等发展的教师支持量表(包括个人和情感支持两个维度)[12]和肯伯(Kember,D.)等发展的“教与学环境”测量中的“师生关系”子量表(包括教师鼓励学生、反馈以帮助学生、来自教学人员的帮助)[13]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测量工具,而“师生关系”子量表更多也是测量了教师对学生的支持。教师支持主要是基于教师视角,是单向的,其会预测师生关系,但并非师生关系结构本身。 从哲学的视角看,师生关系是“主体间关系,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形成和提高的主体性就是师生主体间性。”[14]仅从教师视角来探讨师生关系,似乎不够全面。[15]此外,较多研究将师生关系作为自变量,讨论其对学生学业表现及学习相关因素的影响,而未注重开发师生关系本身的解释框架。[16]目前针对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结构及本土化测评工具开发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从学生视角,探索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维度结构,开发测评工具,调研并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特征。 (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变量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体会因为其在行动过程中接受到的心理和非心理支持,而提高自身执行相关任务的能力和动机。[17]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支持可能会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持续探索的愿望。师生之间课外交流的主题主要是与学习相关的内容,而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讨论则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持续学习动机;同时,当学生对与教师之间的课外交流感到满意时,会认为教师是可接近的。[18] 此外,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大学一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等的感知,通过影响其学习负荷感,最终影响学习参与度。[19]与教师关系良好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向老师提出问题、获得反馈,并且因为可以获得教师在任务方面的进一步解释,而无意中减轻学习焦虑感。[20]大学生的自尊感知影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再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21]伯金(Bergin,C.)等的研究表明,师生间安全型依恋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并与情绪调节能力、社交能力等呈正相关,与注意力缺陷等呈负相关。[22]肯伯等的研究探索了高等学校教学、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对学生学习负荷感知的影响。[23]但也有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一项关于师生关系、大学生自尊与学业成就关系的调研中,得出师生关系与学业成就的相关为负值(但未达到显著)。[24]有研究关注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自我披露及学生对教师自我披露的情感反应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正向影响,而师生关系感知的提升又进一步影响了知识获取感知及课堂满意度。[25]基于此,本研究关注教师支持、教师可接近性、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表现间的影响关系。本研究的教师可接近性主要指教师课外可接近性。 (三)学生专业持续意向及其影响因素 专业持续意向重点关注学生对自己所在专业的持续学习动机以及职业选择意向,部分研究将其作为学习结果进行测量。[26]自我效能感、任务价值感知及相关学习表现等被证明是影响学生专业持续意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