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外”转向问题曾几度引发论争,近期该话题再次发酵,秦法跃、郭宝亮、段晓琳、喻向午、曾攀等学者纷纷撰文论述。上述学者在相关文章中,无论是对文学发展方向的探讨,还是对作为学术术语的“向内转”“向外转”的梳理和考证,都是基于对当下文学发展态势、转向和变化的一种敏感把握,也映射出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潮流的一次新转向。 或者说,“向内转”与“向外转”的趋势传达了转型时期中国文学随着现实社会环境的转换而不断流变起伏的信号。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样关乎文学生态的方向性、历史性变动的关键词,我们习以为常地加以运用,却并未对概念变迁及界定过程做系统梳理和考证。因此,本文试图对作为关键词的“向内转”与“向外转”,从命名到学术术语及其运用变迁过程做一次回顾。① 一、“向内转”争鸣事件 事实上,“向内转”的学术命名可以上溯到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之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学自主性逐渐得到修复。同时,作为具有社会影响效应的话语方式之一,文学在公共性方面表现突出。然而,到了80年代后半段,文学引发的“社会性阅读”的“轰动效应”逐渐式微,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文学转向问题上。 从1986年开始,《文艺报》组织了一场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理论大讨论,先后发表14篇文章,对此趋势进行观察与讨论。同年10月18日,鲁枢元发表《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一文,引起较大反响。他在文中指出:“如果对中国当代文坛稍作一些认真的考察,我们会惊异地发现一种文学上的‘向内转’……自生自发、难以遏止的趋势。”②而这种“向内转”的趋势体现在小说的“心灵化”“情绪化”“音乐化”“诗化”,体现在诗歌的“外在宣扬让位于内在思考”,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与创作手法上“向内”倾斜的趋向上。鲁枢元充分肯定了此种趋势与世界文学发展潮流的呼应。一年之后,周崇坡就此问题发表了《新时期文学要警惕进一步“向内转”》,对鲁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周文认为“向内转”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不利。与周文不同,王仲的《什么是新时期文学的“总体趋势”——与鲁枢元同志商榷》,认同彼时文学“向内转”的倾向,但拒绝将“向内转”作为新时期文学总体趋势的概括,他认为新时期文学“基本上迈着内深化和外深化的双足来开始自己新的征途的”。③此外,围绕这个话题还有叶廷芳的《向内转——一种矫正片面的倾斜》、阮幸生的《评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描述——与周崇坡同志商榷》、童庆炳的《文学的“向内转”与艺术创作规律——兼评〈新时期文学要警惕进一步“向内转”〉》、张炯的《也谈文学的“向内转”与艺术规律》、林焕平的《略论“向内转”文学》、曾镇南的《新时期文学“向内转”之我见》等,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且从观点上来说,也不外乎上述三种态度。据鲁枢元回忆,在这场论争中,就此问题参与过讨论或发表过意见的学者有:谢冕、洁泯、徐俊西、童庆炳、王蒙、吴元迈、吴秉杰、阮幸生、曾奕禅、朱向前、江岳、董大中、杨朴、潘凯雄、贺绍俊、金健人、惠尚学、李锡龙、陈福民、李幼苏、解中平、李方平、伍林伟、王仲、王元骧、张玉能、孟繁华、谭湘、周可、杨颉。④ 值得注意的是,鲁枢元文章中对“向内转”的直觉概括(也即“主观性”与“内向性”等特征)成为这次论争的基础,但这些特征性或印象式的概括并不足以支撑“向内转”作为方向性关键词所具有的共识效力。首提异议者周崇坡在文章中对“向内转”做如下描述:“这种通过新的艺术视角,从人物的内部的感觉和体验,来关照、映衬和表现外部世界,以至发展到‘三无’(无情节、无人物、无主题)和‘三淡’(淡化时代、淡化思想、淡化性格)的‘向内转’倾向,无论从文学与人、文学与时代、文学与传统看,都似值得探讨。”⑤在这里,他对“向内转”的表现特征表示赞同,但对鲁枢元的“向内转”趋势在当时具有积极性这一观点提出异议。他认为的“向内转”也指向艺术视角、创作手法的变化,但这种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及其隐含的意识形态危险是他与鲁文争议的关键。林焕平的《略论“向内转”文学》认为,“向内转就是转向主体,主要写‘情’”,但他也认为“向内转”的文学并不只有“内向型”(“三无”“三淡”小说、“意识流小说”、“荒诞小说”)的文学,同时也包括现实主义等“外向型”文学。⑥除此之外,更多见的是对“向内转”含混而多义的认识。譬如,杨朴对“向内转”的理解和界定:“它既包含文学史轨迹的‘向内转’,也包含文学审美特性‘向内转’,人物描写的‘向内转’等等,其中包含着那些并非‘三无’的小说,因为它们也既从政治工具转向了审美的文学,又在恢弘浑厚地囊括现实关系的同时加强了人物个性、多重性和心灵的刻画。无疑,‘向内转’是对新时期的一种总体评价,而非单指‘三无’小说等。”⑦从这些不同的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向内转”争议的焦点在于“向内转”是否单指创作手法的内转,还是包括创作观念、创作题材等方面的内转,即“向内转”以何种态度面对现实主义的创作,⑧更进一步,“向内转”以何种态度面对包含了政治生活的文学创作。实际上,这便是“向内转”的边界问题。 很显然,“向内”作为80年代中期的一种显性趋势,本身带有更多的文学之外的意味。“向内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新的美学主体性,这些新质是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尤其区别于20世纪50-70年代的写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带有重塑文学主体性意味。但恰恰是在这个关键点上,“向内转”的概念无法完全明确。1990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张玉能的《对文学中“向内转”的反思》一文,对“向内转”的理论和总体趋势的判断重新审视,从概念的模糊性、对过去文艺事实描述的不准确、对新文学判断的错误性、理论片面性等5个层面进行了反思与批驳,而“向内转”论争中隐含的边界问题最终还是没能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