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从夷齐与王国维的评价问题谈起 茅盾一向鼓吹鲁迅《故事新编》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的楷式”,在为宋云彬的历史小说集《玄武门之变》作序时,他以《故事新编》为最高的标准,指出鲁迅的手法是“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①,这是非常敏锐的观察。《采薇》以及《故事新编》中的其他小说,正是既能够“解释古事”,同时又“激发现代人所应憎与应爱”,两者是一体的。现代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创作方法往往就是两个类型:解释(重新解释史料)和讽喻(以史事影射现实),前者是以今释古,后者是以古讽今。那么,鲁迅在小说《采薇》中重塑的夷齐形象究竟“错综交融”了怎样的“古”与“今”? 在《夷齐之死与王国维自沉》一文中,我曾经分析《采薇》中夷齐形象的最初构思很可能与1927年王国维自沉事件有关②。王国维自身有着浓厚的夷齐情结,他的自沉昆明湖也曾引发巨大的反响与争议,以罗振玉为代表的清朝遗民将他的死看作忠君的表现,认为他是为清王朝殉葬,梁启超则在王国维的葬礼上将他的死归于由个性上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矛盾背后其实是新旧文化、新旧知识型的冲突,另外,陈寅恪则认为王国维的死不是系于一姓或一个朝代,而是身殉中国传统文化,崇高而悲慨。 如果说《采薇》中的夷齐之死包含了鲁迅对王国维自沉的文化思考以及由此而追踪、上溯的儒家问题,那么,小说中的夷齐形象和王国维之间又有哪些内在的关系?对王国维自沉的三种不同理解与阐释,以罗振玉为代表的“殉清说”,以陈寅恪为代表的“殉文化说”,都突出了王国维的气节与坚守,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矛盾说”则侧重过渡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而这些评价所指涉的价值立场,在小说《采薇》中夷齐的“坚守主义”和小丙君对其“通体都是矛盾”的批评上都有所呼应。 自小说《采薇》面世以来,读者往往将夷齐兄弟视为被批判的否定性人物。有人认为,《采薇》是“对现实中盲目的正统观念者予以嘲笑”③,批判了夷齐“死守陈腐教条的顽固态度”④。有人强调,小说“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当作宗教信条崇奉的‘礼让’‘仁义’‘忠孝’的虚伪性”⑤。有人则认为,小说主要批判和讽刺了伯夷叔齐的“幼稚幻想和迂腐行动”,以及“忠君思想和正统观念”,不过,夷齐身上还有“某些可爱的性格和优良的品质”“他们的骨头都很硬,不肯随便向人低头;他们有所不满,有所不为,甚至敢作诗发议论,发感慨,讥讪朝政,攻击时弊”⑥,比起“卖身投靠、毫无气节”的小丙君以及只听命于主子、学舌于主子的阿金姐,夷齐倒是颇具气节。总的来说,对《采薇》的理解大体都认为在批评伯夷叔齐:批判他们“让王隐居”“首阳采薇”是“软弱”“逃避现实”;批判他们“叩马而谏”“首阳采薇”是死守“盲目的正统观念”,“迂腐”“顽固”;总之,他们的不满、他们赋“怨而骂”的“采薇诗”表现了自身“通体都是矛盾”⑦。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采薇》中“通体都是矛盾”是小丙君对夷齐的评价。为何说他们是矛盾的?夷齐行为上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在武王伐纣之前,他们在商纣王的治下采取了“让王而隐”、投奔文王“养老堂”的消极不合作态度,但是在武王伐纣之后,却以“叩马而谏”的方式反对武王“以下犯上”,并且因此离开养老堂,“不食周粟”。在小说中,小丙君认为夷齐“让王而隐”就是“超然”,而叩马而谏、赋采薇诗反对以暴抗暴则是“不肯超然”。同时,夷齐批评武王“不忠不孝”,而他们自己在商纣王治下“让王而隐”本身也是“不忠不孝”的。其实,小丙君的批评在这里搁置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武王伐纣所带来的“易代”(革命)问题。显然,伐纣之前,如果夷齐避居养老堂是“超然”的话,那么“首阳采薇”已经不再是“超然”,而是持反对立场的消极反抗;伐纣之后,如果夷齐是以“忠孝”为标准来批评武王伐纣的正当性,那么他们早年的“让王”本身并不构成对“忠孝”的违逆,因为他们的行为并未影响孤竹国的秩序(按照传说,他们互相让王、兄慈弟悌的行止符合自己信守的道德伦理,而且,老大伯夷、老三叔齐离开之后,还有老二继承孤竹国的王位)。反过来说,是汤武革命这一件大事改变了他们“超然”的处境。因此,他们并未感到自身有任何矛盾之处。有意思的是,从武王伐纣开始叙述的小说《采薇》,强调的恰恰是伯夷叔齐的“坚守主义”,他们的确认为自己是一以贯之的,对于自己信守的伦理准则体系毫不动摇。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夷齐自身言行并无矛盾,完全符合他们所信奉的伦理价值,但是汤武革命造成的易代处境,使他们的外在似乎有了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从“超然”到“叩马而谏”“赋诗明志”。可以说,从他们对自己的信仰之坚持来看,确乎是奉行了“坚守主义”的。就小丙君来说,他不认可夷齐的“先王之道”与周武王的“王道”有所不同,而且将“天命”归于得胜的周朝,那么,在他的评价中夷齐必然是矛盾的了。 如前所述,现代研究者在讨论小说《采薇》时,批评夷齐所谓的“仁义”“忠孝”“正统”“气节”,认为这些正是“迂腐”“教条”“软弱”“逃避”的表现。关于夷齐的描述形成了价值观彼此对立的两种话语,前者代表了儒家思想,后者可以看作现代研究者对于儒家的批判。确实,夷齐在中国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儒家文化人物。可以说,夷齐的矛盾,在现代研究者看来,背后正是儒家的矛盾。在《“王道”“天命”的历史批判与现实讽喻》一文中,我曾经指出,夷齐的“叩马而谏”“首阳采薇”与武王伐纣之“王道”之间是否“理无二是”的问题在儒家文化传统中一直不乏争议⑧。从孔子到朱熹,都以一种“求仁得仁”“道并行而不悖”的解说方式来调和夷齐评价上的这一矛盾。这一矛盾当然是构成小说《采薇》中夷齐“通体都是矛盾”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