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65.59 对生命①的“内在性(Immanence)”的探讨可以向我们揭示出,正如生命可以有一个深层的维度,思想同样可以走向深层。思想并不必然要在诸如逻辑与混乱、概念与所予等之间进行选择或加以调和,也不必然要局限于任何已有的规范和主题所形成的“平面”,而是可以在另一个“纵深”的方向上探索。这就意味着,以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并不必然要受制于逻辑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不必然要以追求真理、返回家园为主旨,而是可以拥有一种“多样性(multiplicity)”②。但脱离所有固有的“平面”同时意味着哲学也是“不安全”的,这些创造并不一定会为我们带来美好、恰当与合一。与此相应,对深层思想的探索也总是尝试性的,是不恰当与不合时宜的。哲学可以是这样一种思想的历险。具体而言,生命的内在性维度所指的是,生命拥有一个具有无限的差异与力量的“侧面”③,而这个侧面与生命日常的侧面,也即我们日常的生活、体验和思考不同。因此,内在性侧面无法通过感官直接被感知,也无法通过一般的概念和逻辑来把握。内在性侧面维度的差异小于任何可被测量和确定的差异,它揭示出无限大变化的可能,而如此无限大的变化就是具有无限力量的生成。④体验这种无限力量的生成会带来创造,这种创造不是全局的或摧毁性的,而总是局部的和实验性的。哲学本身可以是这样一种不断进行创造的实践,没有预先决定和普遍必然的界限,而总是可以有多样的可能性。 德勒兹在不同的文本中往往使用不同的概念阐述他的想法。例如,在《差异与重复》中,德勒兹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潜能”“现实(the actual)”和“思想(thought)”;在《意义的逻辑》中则是“意义(sense)”“事态(states of affairs)”和“命题(propositions)”;而在《什么是哲学?》中又变成了“概念(concept)”“内在性平面”和“概念性人物(conceptual persona)”。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一般有两种看法。休斯认为,德勒兹思考的核心在于生命的两个侧面之间的生成。虽然在不同文本中德勒兹讨论的核心概念不尽相同,但他一直在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生命的日常侧面如何产生充满差异与力量的内在性侧面,以及内在性侧面如何产生日常侧面。在休斯看来,《差异与重复》《意义的逻辑》与《反俄狄浦斯》所讨论的关键都是这两种生成。⑤与之相对,贝斯特吉(Miguel de Beistegui)认为,对生成的讨论只是德勒兹前期思想的重点,并不能代表其最重要的哲学突破。在他看来,德勒兹思考的关键体现在《千高原》和《什么是哲学?》等后期文本中。在这些文本中,德勒兹关心的并不是两个侧面相互之间的生成,而是如何能在不脱离日常侧面的情况下体验力量与差异。⑥笔者认为,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德勒兹思考的关键都不是两个侧面如何相互产生⑦,而是如何能在生命的日常侧面之中体验生命的内在性维度(正是这种体验带来创造),对生成的讨论只是在探寻体验的一种具体方式。也就是说,在《差异与重复》等文本中,思想的生成指向一种不同于日常思维的创造性思想,这种思想是对生命的内在性侧面的体验;在《千高原》等文本中,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由“无器官身体”所刻画,对生命内在性的探索表示为:被日常方式组织起来的器官去体验无器官身体之上生成的强度与力量,也就是去体验“生成-强度”。这种体验不是整体性的,不是指摆脱生命的日常侧面而只保留内在性侧面。与此相对,这种带来创造的对内在性的体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定情况下沿着特定方向进行的局部的、不断重复的实验。 笔者将围绕德勒兹的“反动力(reactive forces)”和“能动力(active forces)”概念展开探讨。这两个概念来自德勒兹对尼采的分析⑧,“反动力”代表生命的日常维度,“能动力”代表生命的内在性维度⑨,生命是否能进行创造取决于这两种力何者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反动力”与“能动力”这两个概念会向我们揭示体验生命的内在性何以可能。笔者将首先讨论代表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⑩的反动力。日常生活的侧面指处于世界之中的我们与我们在世界之中面对的一切。笔者将阐明反动力的含义与反动力所代表的立场,并说明为何反动力无法通过转化与提高导向内在性。接下来,笔者将讨论代表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的能动力。能动力代表了一种对生命内在性维度的体验,它既不摧毁反动力,而是依赖于反动力在特定情况、特定方面的“毁灭”,也不试图“保持”或“保存”自身,而总是肯定差异。也就是说,作为对差异肯定的能动力,本身就包含了其“他者”的生成,即创造本身同时揭示了能动力趋向反动力的生成。进而言之,肯定不是一次性的实验,而需要不断地重复,每一次重复都是一次局部的、特定的对创造的再次尝试。对生命的内在性维度的揭示同时也为哲学自身带来了多样的可能性。哲学并不必然要从常识出发,不必然要追求真理,也不必然要最终回归家园;哲学也可以是一种追求创造却永远伴随着危机与失败的历险。哲学可以具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哲学总是可以有新的可能性。 一 反动力与日常生活 反动力的基本立场为:承认生命的日常生活侧面有诸多不美好之处,试图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修正”来追求一种美好的生活。笔者接下来的讨论将表明:反动力无论如何“修正”,都只能停留在生命的日常侧面,而无法进入生命的内在性维度。 反动力代表的是生命的这样一个侧面:作为有限的暴露于世界之中的生命,我们首先必须去生存,去适应世界以保存生命。也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沉浸于各种困难和冲突之中,而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难以找到合理与恰当的解决方式,“它们通过确保机械手段和终极目标,实现生命所需要的条件,达到保持、适应以及实用的功能和任务,来发挥这种力”(11)。面对这种境况,反动力进一步代表了这样的立场:我们总是面对上述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所以,生命的这个侧面需要得到一种“修正”(12)。德勒兹指出:“生命中的苦难首先意味着生命不是公平的,甚至本质上就是不公平的,它用苦难来抵偿本质的不公:因为它承受苦难,所以理应受到责难。于是意味着生命必须得到辩护,换言之,必须把它从不公平中解救出来。解救则通过刚才还在责难生命的苦难进行:既然生命该受谴责,它就必须受苦。”(13)因此,反动力代表的思路可以总结为:无论我们如何生活在世界中,总是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情况,这说明日常生活是不美好的,首先需要被否定的。与之相对,我们应当去寻求一种美好的日常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一切都是合理而恰当的,我们也可以合理而恰当地应对人生中的风浪从而成为一个“好”人;而这种美好生活的达成依赖于不美好生活的“转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