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下的“饭圈文化”现象 最近,“粉丝文化”和“饭圈文化”让社会各方为之瞩目,形成了纷纭复杂的社会议题。“粉丝”和“饭圈”这两个词的来源都和英文单词“fans”相关,可以说都是这一英文词汇的延伸。“粉丝”指的是单一的个体,而这些个体所构成的相对固定的群体即是“饭圈”,也就是因迷恋一个“偶像”而形成的圈子。在文化娱乐领域中,一个个明星的“粉丝”由于共同的喜好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饭圈”。一般来说,“饭圈”就是围绕某个明星建构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群体。他们之间通过虚拟的网络建立常态化联系,也会在现实中直接参与明星的种种活动,为自己喜爱的明星“打榜”、购买相关的产品、制造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参与线下众筹,也参加相关方组织的见面会等活动,形成了在线上线下都非常活跃的群体。近来,这种“饭圈文化”的活跃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争议和批评,其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切。公众和社会强烈要求将“饭圈文化”加以整顿和清理,避免其负面的影响进一步地扩大。 应该说,“粉丝文化”是一种被“偶像”所吸引、在崇拜“偶像”之中产生的现象。这种现象古已有之,是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的现象,并不是新出现的情况,在不同文化中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有所表现,但从来都是在青年中产生较大影响。但到了大众文化时代,消费文化的影响巨大,“粉丝文化”或“饭圈文化”的表现就更为突出,形成的影响更为广泛,造成的社会效应也就更为强烈。这种文化一方面是围绕着演艺界的明星出现的,另一方面主要存在于青少年之中,是青少年文化的一种独特形态。在当下的社会中,青少年的消费能力前所未有地增强,而当下视觉文化的发达和网络世界的缤纷现实,让青少年群体对于明星的迷恋有了更为突出的社会影响。特别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发达,他们的声音被进一步放大,受到了社会的瞩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不同的粉丝所构成的诸多“饭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等,形成了一股不能小觑的力量,对于“偶像”的发展和活动,有着切实的经济方面和形象方面的关键性支撑。 “粉丝”现象和“饭圈文化”的核心在于“粉丝”和“偶像”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这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在“偶像”的身上,有“粉丝”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寄托了他们关于人生的某些关键的想象。从青少年的发展角度观察,在当代生活中,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一般中等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没有温饱之忧,基本生活有保障,在经济上也有一定的可支配的能力,足以支撑自己的“追星”消费。同时,他们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多方面、全方位的约束和要求,他们内在的情感和青春期的一些想象和诉求,往往难以为社会所充分理解或得到更多肯定。而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和规约,常常与他们的内在诉求和想象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认同对象的缺乏或认同观念的不足,让他们感到焦虑。 于是,对于“偶像”的一种强烈的“迷”往往能够满足他们的想象。想象性的与“偶像”的连接,往往是他们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方面。“偶像”是具体的人,是现实的存在,是活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的,也是超出了具体的日常生活之外的一种抽象。“偶像”主要是与其年龄相近的同龄人,当然也有一些年龄较大的群体对年轻“偶像”的迷恋。“偶像”既有现实性,也是超现实的存在。“粉丝”所构成的“饭圈”关注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但同时和他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把他和世俗欲念、日常生活相互疏离和隔绝。“偶像”成为粉丝的一个投射了其多方面的要求的“念想”。当下的大众文化和演艺运作机构也常常刻意地鼓励“粉丝”和“饭圈”的这种行为,将其作为自身运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路径,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往往把“偶像”和“粉丝”之间具体的互动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宠粉”或给粉丝不断的所谓“福利”,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粉丝”也必然通过在经济上投入、时间上付出和在社交媒体上坚决的支持来形成对于自己“偶像”的贡献,从而强化认同感,获得更多的满足。而“饭圈”既是迷恋一个“偶像”的群体,它的作用也在于通过网络形成声势,发展出一种对于自己“偶像”有利的话语,维护“偶像”的形象,监督“偶像”的周边环境,从多方面支持“偶像”的活动,让“偶像”在娱乐圈中居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这些都似乎是介入和参与到“偶像”的整个演艺和生活之中了,然而他们并没有真正和“偶像”建立具体的、现实的联系,他们还是外在于“偶像”的生活的。“粉丝”现象和“饭圈文化”的基本设定就是基于这种既具体又抽象的关系。 惟其具体,这个“偶像”才是活生生的、可以将感情和认同投射于其上的人。对于一些“粉丝”,他们往往只是某种创造了想象性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当下“饭圈文化”的氛围之中,是相当具体化的。“偶像”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很多琐碎而具体的生活或公开场合的细节被一些人刻意地渲染和营造,成为应和年轻受众的心理和生活需求的“事件”,让“偶像”成为具体可感的人;而且时时的“粉丝”互动以及由中介等操纵的“福利”等,让“偶像”常常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粉丝”的生活。这样,“偶像”具体可感的特性,就让“粉丝”感受到一种具体而微的体验,让他置身于和“偶像”互动的虚拟现实之中,进而通过网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虚幻的“现实感”。 惟其抽象,这个“偶像”不仅存在于“粉丝”的庸常生活之中,而且被赋予了某种超越的意义,才能让粉丝对于“偶像”有更为强烈的认同。“偶像”其实也是高高在上、所作所为都让“粉丝”崇拜,成为超然于一般人的特殊的人物,让这些“粉丝”仰慕不已,从而构成了一种“仰视”的关系。成为某个人的“粉丝”,往往意味着在当下就形成了一种单边的崇拜和付出的关系,从中可以获得某种虚幻的满足感和认同感。这种满足感,就来自于对明星“偶像”的无条件的崇拜,把原本虚空的价值通过“偶像”加以“填充”,这就需要某种“抽象”的想象。这个“偶像”其实也不是“那个”具体的人,而是某种抽象的满足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