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21)05-0089-13 doi:10.3963/j.issn.1672-8742.2021.05.011 一、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人才流动的过程“黑箱” 中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双轨制设置长期以来为西方学术界所诟病。通常的观点认为,双轨制加大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成本,造成了资源重复与浪费,并且可能形成恶性的招生、人才、科研及其他各类资源的无序争夺。但事实上,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高校、科研院所双轨制运行的国家,总体上较好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中国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不断进步的同时,还保留有实力强大的后备力量即科研院所,这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崛起乃至全球科学中心向中国转移提供智力支撑。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第二轮学术人才流动热潮,本轮学术人才流动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后期发端,核心目标是争夺高质量学术人才,以满足教学、科研尤其是各类学术评价的要求。而本次学术人才流动热潮,打破了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平衡,二者相对独立的学术人才体系被攻破,人才流动从稀疏变得平凡。尤其是各类人才称号评选出现之后,大学与科研院所面向人才称号的争夺,已经从人才称号评定竞赛,逐渐走向对有人才称号学术人才的争夺。比如有数据显示,近年来获评优青的学术人才,更大比例出现了从科研院所向大学流动的趋势[1]。 虽然如此,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真正的学术人才流动轨迹仍然是一个“黑箱”。一方面,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很少继续保留大学、科研院所的双轨制体系,俄罗斯作为典型的大学、科研院所双轨制国家,近年来科研院所发展已极具弱化,大学、科研院所出现“一强一弱”的总体格局,美国、德国等虽然保留有少数国家层面的研究机构(如马普实验室),但与庞大的大学体系相比无法同日而语,因此本课题组前期的文献综述环境,并未发现较为系统的有关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人才流动规律研究成果。 中国有关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人才流动研究也并不充分,已有的研究认为,科研院所人才流失问题来源已久,20世纪末,科研院所的人才流失率超过50%,因薪资待遇水平无法满足人才需求、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等问题,纷纷选择出国深造或创业、工作等[2]。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也对中科院人才流失问题作出回应,认为中科院的人才流动总体上处于“出多进少”的人才流失状况,给中科院带来极大挑战[3]。 目前学术界对中科院、社科院等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人才竞争、流动情况研究较少,留有大量研究空白。如李志锋、谢家建对学术职业流动的分类中,将学术劳动力市场分为组织内部、系统、国家和国际学术劳动力市场四类,其中,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动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内的流动,高校教师向教育系统外流动指的是向国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流动和下海经商[4]。这里对教育系统内的理解并没有涵盖科研院所,只是针对高校;教育系统外部的分类中将科研院所归类为事业单位,并没有详细探讨。与此同时,已有的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学术人才流动研究的方法也较为传统,缺乏基于历史纵深大数据的对于二者流动关系的深入考察。 因此本项研究着力回答三方面核心问题:一是从历史纵深来看,过去数十年来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人才流动究竟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是科研院所持续向大学流入人才,还是二者阶段性地反复展开人才争夺;二是从流动轨迹来看,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主要发生在何种高校、学科和地域?最核心的是,科研院所流入大学的学术人才是哪一层次的高校,有无显著的区域、科学等偏好?三是从流动的结果来看,流动只是形成了人才争夺,还是在流动过程中促进了学术产出? 二、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人才流动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引入了国际学术人才流动研究的专门方法——简历分析法。所谓“简历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学术人员简历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5-6],该种研究方法近年来在欧美学界兴起,其具体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小样本”简历分析法,通过招聘或其他途径获得完整学者简历进而展开分析,样本数量大多在百份量级;另一类是“大样本”简历分析法,通过网页信息收集学术人员简历进行流动分析,样本往往可达上万份。 本研究所选用的是“大样本”简历分析法,即通过大数据采集、匹配和分析获得学术人才流动的科学证据。共包含三个步骤。一是在线抓取简历。对选定高校的所有教师简历进行在线抓取,形成原始数据库。本研究于2015年完成了对90所“211工程”高校教师、86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和37个社科院所属研究所学术科研人员的简历抓取。二是开展简历结构化分析。根据研究需要形成了包含教师姓名、入职年份、博士学位获取机构、博士后工作机构、就职学校等在内的20余项条目的简历结构化分析框架,对所有简历进行结构化信息提取。在此过程中,对结构化信息少于采集框架2/3的简历予以剔除,最终筛选出33 609条合格的大学教师简历和2 329条中国科学院、282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人员简历。三是对简历信息进行匹配。对教师“本科毕业学校”“硕士学位获取机构”“博士就读机构”“博士后工作机构1”“博士后工作机构2”“学术工作机构1”“学术工作机构2”“目前就职机构”进行了匹配,匹配内容分别为地区(东、中、西部)、高校层次(国内高校:“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普通高校;海外高校)、学科分类等,从流动人数年度变化、高校层次、流动学者学历背景和分布地区四个方面探究中科院、社科院与高校之间流动人才的特征和流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