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21)8-0096-07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地方高校学校和学生数量均占全国高校学校和学生数量的90%以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治理转型的动因、基本取向、困境与路径等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一、地方高校治理转型的动因溯源 地方高校治理转型的驱动力何在是探讨地方高校治理转型的首要问题。从治理转型的必然性、内因和外因等方面进行动因溯源,厘清地方高校治理转型的驱动因素,是解决“为什么需要转型”这一基本问题的关键。 (一)地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转型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治理转型在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即转型成为应用型高校或应用技术型高校(如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等),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2]。这一转型目标中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直接涉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如何正确处理好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从地方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来指引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也就是说,地方高校治理转型不仅是实现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地方高校治理转型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构建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新型关系,解决好各主体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职责,并协同履行好应尽职责。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地方政府、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之中,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高校与当地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实现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与社会的新型协作关系。只有通过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才能真正实现地方高校治理转型,完成应用型高校建设目标,也才能真正推进地方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新技术条件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是治理转型的内生动力 当今社会,科技革命风起云涌,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跨入了“大数据时代”“后信息社会”“智能化时代”,新兴业态不断兴起,以智能革命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在这样的条件下,现代知识的生产方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方式,生产形态和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传授知识的高校进行治理转型,通过转型发展适应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关于知识生产方式,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面对以问题和应用为导向、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兴起,认为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已经出现,并将之命名为“知识生产模式Ⅱ”,而将“我们熟知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知识生产模式Ⅰ”[4]。华盛顿大学埃利亚斯·G.卡拉雅尼斯教授和奥地利学者戴维·F.J.坎贝尔之后又系统论述了“模式Ⅲ知识生产观”,这一知识生产模式主要是基于“国家创新网络”“多维协调创新机制”和“知识集群”等而引发[5]。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I”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导向和基础的知识生产逻辑,是基于牛顿学说所确立的典范、以单学科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生产模式Ⅱ”面向实践,应用导向、问题导向、跨学科导向是其主要特征,强调在应用环境中利用跨学科方法产生知识[6]。“模式Ⅲ知识生产观”主要以“集群、创新网络、分形研究、教育与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核心构件组成知识生产系统,强调高校、政府、行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创新。新技术主宰的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知识生产模式Ⅱ和Ⅲ成为知识产出的主要方式,从而也引发了高校的深刻变革,以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影响了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和知识选择,以知识集群、创新网络等为核心构件的“模式Ⅲ知识生产观”变革了高校知识生产的观念、转变了高校学术研究的取向、推动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弹性重构、加快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7]。由此可见,新技术条件下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对高校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必须顺应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要求进行转型发展,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成为地方高校治理转型的内生动力。 (三)区域和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变化是治理转型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又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相互促进关系,决定了高校必须通过治理转型使其与发展相适应,并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新的业态、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的职业不断产生,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亟须大量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比例的大幅增长,将远远超过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工程应用型人才、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主体。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主要来源地,必须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同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相适应,与区域内产业结构形成“适应—对接—合作—引领”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8]。地方高校应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需求,真正培养与时代需求一致、产业转型升级对称、技术创新要求相符的一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要求地方高校进行治理转型,构建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教育布局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