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一鸣,抗战发动,桂林立以崭新的姿态出现,成为时代的宠儿。东南人士大量流徙的结果,无论文人墨客,官绅商贾乃至贩夫走卒,多数被桂林的山水吸引住了。大家视为福地,留驻下来。”①桂林这座以山水闻名的西南小城,凭借其在地理、交通、政治上的独特优势,在抗战时期成为抗战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被誉为“文化城”,同时,桂林山水也为大量流寓之士提供了身心栖息之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后,周恩来让田汉离开重庆经六战区到广西桂林,转入南洋。因局势紧张,田汉滞留湖南衡阳数月,其间杜宣由桂林拜访,谈起桂林的戏剧运动和文化界情况还大有可为,希望田汉赴桂加入由李文钊创办的“新中国剧社”。田汉赞同他的计划,“在西南,我们需要一个较能自主的有效率的民间剧团。”②1941年8月23日,田汉与母、弟、女一起乘火车抵达桂林,在桂林东灵街和施家园整整住了三年,主持“新中国剧社”的工作,开展旧剧改革运动。 田汉于同年12月在桂林创作五幕话剧《秋声赋》,12月28日由新中国剧社首演于桂林国民戏院,瞿白音导演,演出大获成功。话剧《秋声赋》以“湘北战事”时期为主要背景,知识分子的抗战工作与家庭恋爱生活为主题,其中四幕设置在带有浓郁“地方风味”的桂林,以漓江边的住所、环湖路宾馆和七星岩前茶座作为主要场景,“并以桂林特有的秋风秋雨秋声为全剧造成一种低沉压抑的氛围,映衬处在抗战相持阶段时剧中人的苦闷心情”③,展现了作家对桂林山水的审美感受。 话剧《秋声赋》是田汉创作生涯中重要的文艺作品。田汉在剧中不仅还原了抗战大后方独特的地理文化空间——桂林文化城;还把现实困境中被撕裂的情感碎片投射在作品里,渴望拼凑出完整的自我,走出感情迷沼;更展现了战争的紧急状态,知识分子在祖国大地上被迫离散、不断迁徙的复杂心境,以及他们在挣扎中重新投入抗战岗位的人生选择。田汉借欧阳修的《秋声赋》为引子,传递“今日之秋声”,他为自己,也为抗日战争时代广大知识分子,真挚发问: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 一 桂林“秋声”的文学表达 1941年“一个凄风苦雨的深秋之夜”,当时居住在桂林漓江桥畔桃园的熊佛西与妻叶子,经过中正桥和花桥,至桂林月牙山下东灵街田汉的住处探访。后来他在《南国剧翁田寿昌》中回忆: 一位诗人就着一灯如豆的微弱光线,伏在案板上写他的心声;一个天真活泼,大眼,苹果似的脸的稚子倚偎在他的身边,喃喃地念着欧阳修的《秋声赋》;一位白发慈祥的老人坐在熊熊的炭火前习习地抽着水烟。窗外沥沥的雨,凄凉的风,频频击着窗纸沙沙地响,炉红映着白发,幼童吐出幽扬的书声。——这是一幅如何富诗意的画景!④ 熊佛西记录下的正是田汉在创作话剧《秋声赋》时的情景,田汉说:“我在写此时此地的秋声……你听:窗外的风声和雨声,湘北战场频频传来的捷音,不是今日之秋声么?”⑤听完田汉充满感情地朗诵剧本,熊佛西回赠诗句:“名满天下田寿昌,箪瓢食饮写文章,秋风秋雨秋声赋,从古奇才属楚湘。”⑥桂林窗外特有的“秋声”——秋风、秋雨与抗战传来的胜利之音——激发着田汉自有的抒情气质,成为话剧《秋声赋》创作的艺术底色。 话剧《秋声赋》第一幕开篇响起《主题曲》,为全剧营造了情绪氛围,田汉从欧阳修《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忽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入笔进行改写,通过描绘桂林秋雨凄厉的萧瑟感,展现战争生活仿若楼台遭受风雨暴击般危急。而后笔锋一转,脱胎于欧阳修原文“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身处抗战时代的田汉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啊,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这股巨浪般的秋声正是民族翻身的豪迈宣言:“用铁一般的坚定从风雨中、浪涛中屹立起来。”⑦窗外桂林潇飒的秋雨不停,屋内田汉充满力量的抗战信念却无比炙热。他相信只要以坚定勇敢的心态面对眼前战争危急的“秋风、秋雨”,胜利的“秋声”终将到来。 第一幕的场景设置在漓江边七星岩景区中徐子羽的家。七星岩是抗战期间桂林最重要的天然防空洞和安全避难所,即使在日机空袭之时也能使人们较为安全地生活和工作,这也是许多文人在抗战期间选择迁徙桂林的重要原因。子羽之妻秦淑瑾与从昆明而来的老友黄志强对话,展现了抗战时期“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城市变化以及人们变化着的生活状态。虽然子羽一家居住在桂林山水的胜景之中,房子也来之不易,但生活还是笼罩在战争带来的紧张恐怖气氛中。漓江上船夫的号角穿过竹林丛丛踏窗而来,在秋风萧索里增添了悲伤。《漓江船夫曲》愈发渲染了战争时代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来访的新诗人施寄萍问起黄志强对桂林的印象,黄志强称赞起桂林城市的文化状态: 黄志强:好得很。不要说桂林的山水了,我一到市内就看见许多新的戏剧上演的美丽的广告。一到书店,新出版的书报也是美不胜收。桂林文化界的活动真是蓬蓬勃勃的,不愧是西南文化的中心。 施寄萍:不过黄先生,桂林文化界的荣枯也跟桂林的天气一样,“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现在已经有些秋意了,你看见的那些都有最盛期的陈迹,就好比落花满地未尝不好看,其实春天已经过去了。⑧ 田汉把当时桂林的社会文化氛围与独特的自然气候类比,引出政治环境的紧张导致文化界萧条的背景: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国共关系危急,一些文化人向香港或内地转移,曾经蓬勃发展的桂林文化形势受到影响,知识分子不仅在自然中,乃至在心情、生活与事业都上都感受到瑟瑟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