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文领域的著述,尤其是在文学研究领域,一部理论书籍真正的学理价值和学术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得过什么奖,拿过什么重大项目,而是需要潜心评估它在学术史上做出过哪些贡献,提出过哪些新的观念,纠正过哪些谬误,从而认定它在理论的建构上刷新了哪一点前人的记录。它并不需要其论述句句都是闪光的哲理警句,只需它的核心观点是超越他人的,哪怕只是局部具有创新性,就是一部有历史意义的论著。唯有此,我们才能获得文学研究的进步。 这是一部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界限横跨百年新文学历史的著作,它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全方位地论证了文学史命名的重要性,以及文学史观在整个治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导向问题。 也许,一部论著切入研究对象的方法很重要,你选择的方法和你切入文学史研究的视角,对你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表述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而表述的形式,包括选取文章的角度、叙述的语言,都会成为一篇漂亮论文的华丽外衣,它让你的著述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中完美地表达出你的基本观念,使文章在华丽的形式设置中进行充分的论证,从而提升辨析的质量,能够抵达这一境界已经是一篇优秀的论文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许许多多论文往往在观念和内容的表述上却陷入一种重蹈前人覆辙的窠臼之中。一部没有创新意识和超越前人思维支撑的著述纵然外在的形式再漂亮,也只是一种“学术喊话”而已。 所以,“如何治史”,即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书写文学史,才是一部文学史书写最为重要的思想核心元素,它应该既是文章价值的呈现,同时又一定是在深思熟虑后在严密的思维逻辑统摄下爆发的思想火花;它既是思想灵感的闪现,更是长期学术积累过程中点点滴滴思考聚集起来的巨大能量释放,这才是一篇好文章、好著作的要害之处,同时这也是衡量一部著作优劣最重要的标准。 在形式与内容上兼得的著述世间鲜见,就连那些大思想家都概莫能外,在缜密的逻辑思维的表达中,让思想穿上华丽的外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急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晰,思想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他观点的逻辑震撼力,而并不在乎外衣的光鲜。我并非否定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没有那种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的著作,而是说其在长篇大论的著作中鲜见,因为我说的形式,主要是指偏重于语言和修辞技巧层面的感性思维的介入,这在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研究那里,形象思维的通道往往会被缜密的逻辑思维阻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便成为论文、著作的千古宿命。 因此,在一部理论著作中,我们不能苛求作者做到形式与内容最完美的统一与融合,只要能够始终如一地将自己长期思考的核心观念渗透进去,敢于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干扰,说出真理性的观念,形成逻辑严谨的表述,这样的学术和学理的表达就是最有效的优秀著述品格,也正是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最难能可贵的治学品质。 我以为,以张福贵先生领衔主编的这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达到了自觉“如何治史”学术层级的好书。 毋庸置疑,近百年来对于中国新文学入史治史的论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其文学史的命名问题一直在纠缠着许多研究者,以致我们这个学科的命名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语境中变化无常,让许多研究者无所适从,尤其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断代问题上的争论由来已久。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争论中,第一个提出“民国文学”概念的是张福贵先生。那是在20年前,大家虽然也意识到了这个文学史命名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内涵创新所在,但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张福贵先生,他首先切近“历史的真实性”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经过大量史料阅读后形成了明确的价值理念,以敏锐的文学史的观察力和洞悉力,从已有的内部研究格局中突围出来,让思想的穿透力贯穿于文学史断代的逻辑烛照中,其文学史的命名和文学史的反思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思想火花的闪现,最后点燃了许多学者对这一论域的思考与辨析。 说实话,我从张福贵先生那里看到,这个生长点对文学史的重新厘定与改写是一种新的学术路径,也是对一直纠缠不清的中国新文学史内在肌理的重构有着重大意义的,但是,有些话只有等待时机成熟以后才能发生有效的作用,所以我是在沉默了八年后看准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的契机,踏着张福贵搭建的“学术阶梯”进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如赵学勇先生在2009年成都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年会上所预言的那样,这个论域的研究将是今后十年的热点。历史证明了他的预言是准确的学术理性判断,我们这些步后尘者,都是这个论域里的学术受益者,但是,最后集大成者,也还是张福贵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完成的,这其中,李怡先生等诸多学者在这个领域内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学术新路径和新思维的发现与感召下,20年来的研究成果卓越斐然,如何用一种恒定的价值观系统地阐释这一论域具有历史真理性的学术思想,才是这部著作最重要的学术总结贡献所在。 其实,一部著作的要害是其总纲的学术逻辑,只要抓住了它的核心观点,我们就能够理解它的全部,这就是所谓的“纲举目张”之说的重要性所在,所以,我们只要仔细阅读全书的第一章,就可以了解作者的史观与切入的方法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章围绕着核心观念所做的从各种角度论证的目的。限于篇幅,在这里,我只想就本书的史观层面论述做出一些学理性和学术性的价值梳理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