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选贤任能在古今中外都是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议题,只是与此有关的制度设计理念及其运行效能有所不同。“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之一,强调必须继续“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1]一些国内外研究者据此也将之称为“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中国贤能政治制度”或“中国选贤任能模式”。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界对选贤任能的研究阐释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维度: 一是关于选贤任能的基本理论分析。学界主要从党史研究、政治理论、制度改革变迁、贤能政治等角度进行理论分析。辛晓霞(2020)从制度治党的视角梳理选贤任能制度适用于现代治理的合理性,指出选贤任能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制度。[2]麻宝斌和仇赟(2018)从溯源分析、对比分析和政治功能分析三种视角入手,对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道路选择与实践进行政治学分析,从中西方政治制度差异对比中探寻“选贤任能”的独有特色和政治功能。[3]聂菲璘(2021)梳理中国选贤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当代选人用人实践的借鉴和启示。[4]加拿大学者贝淡宁(2016)认为中国的贤能政治模式比西方民主政治更适合中国,并可能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一种政治发展模式。[5] 二是关于选贤任能的实证研究。学界主要从民主推荐制度、选拔任用程序、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国家治理与程序正义等角度进行实证研究。麻宝斌和仇赟(2017)从政治学视角分析民主推荐制度的起源、背景、调适和前景发展。[6]王春玺(2020)指出,选贤任能制度是将国家治理体系转换成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制度,提出要从完善党管干部和发扬民主相结合的机制、实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问责机制、提高选贤任能的法治化水平与科学化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选贤任能制度。[7]陈辉(2020)指出,选贤任能干部制度的现代性精神、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动力机制及与时俱进的改革,为选贤任能干部制度管理效能、政治效能与社会效能的持续发挥提供内在保障。[8]仇赟(2021)基于国家治理与程序正义视角的观察来研究选贤任能制度,认为追寻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统一的完善的程序正义,是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9]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选贤任能的关注从党史到政治学,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制度转化,这为本文继续研究选贤任能的历史逻辑、实践特质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优化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然而,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界对选贤任能的历史逻辑和实践特质的相关论证并不多,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选贤任能的政治学框架分析、民主推荐和选拔任用程序的实证研究,历史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还有待拓展、深入。因此,本文的创新点包括:论证选贤任能的历史逻辑;勾勒选贤任能的实践特质;提出选贤任能制度的优化路径。本文立足历史、实践特质、优化路径三个维度:首先论证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是扎根于我国肥沃的历史土壤,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选贤任能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来源;其次从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的最大国情出发,分析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实践特质突出表现在特别注重通过党风廉政建设来提升其治理效能,这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并不断释放其治理效能的关键途径;最后从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出发,探讨强化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一项可能性选择。 二、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的历史逻辑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蕴。在历史逻辑层面,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继承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汲取中华民族长期以来“能上能下”的人才管理理念,延续中华民族长期以来“退而致仕”的退出机制。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选贤任能制度自信的历史文化依据。 (一)继承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陈戌国,1991)。[10]513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以儒家为代表的选贤任能思想和实践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后人尊之为“贤能政治”。那么,何谓“选贤与能”?孟子对此解释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陈戌国,1991)。[10]77照此行之,此后中国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任人唯贤”为鲜明特征的选贤任能制度。从先秦的举荐制到汉代察举制,再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直至隋唐科举制度,中国古代选贤任能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定型,为中华民族的长期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供给和制度保障。这是中国五千多年浩瀚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坚持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政治品格的政党。它不是机械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圣旨和教条,而是懂得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与此同时,较早就懂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呈现鲜明的中国内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就是继承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诚”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珍贵遗产的一个生动体现。中国特色选贤任能制度是当前我国关于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选拔、选举、任职和使用的一系列制度、机制、体制、程序的总称,其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无不始终贯穿着“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鲜明主线。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近百年历史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2016)多次强调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11]新时代对于“任人唯贤”原则的再强调,既是对于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运用,也是对于我国数千年选贤任能优秀传统的良好继承,对于贯彻新时代路线方针政策更是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因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