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21)05-0064-08 DOI:10.16514/j.cnki.en43-1506/c.2021.05.009 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把“五四”之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革命目标的政治派别称为“新革命派”(也有人称之为激进派),而将与“新革命派”相对的其他革命派称为“旧革命派”,这是因为不管是“国民革命”“阶级革命”抑或是“全民革命”,它们都是以“革命”为中心话语,且一开始其各自的革命主张也大同小异。 需要强调的是,“新革命派”的“民众”话语以“平民主义”“到民间去”等口号为标志,将“工农”视为革命的主体力量。“平民主义”的生成源于自西方旅行而来的“民主”(Democracy)概念,不过在1920年代的特定历史时期,“民主”被赋予了诸如“底层性”“平民性”等特殊语义。这就使得“新革命派”的“民众”话语一开始就具有了与“精英”意识相对的立场与姿态。与之类似的是,自19世纪俄国民粹派那里翻译而来的“到民间去”的口号,号召民众去农村以实现自我的思想改造。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号召民众“青年啊!速向农村去吧”[1]。可以说,1920年代的“民众”话语是以“民主”“民间”等核心语义建构起来的,而其中的“民”自然指向底层的工人和农民,并通过号召知识分子“到民间去”的方式,将“工农”纳入革命主力军的阵营之中。 除了这些以“革命”命名的派别之外,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还存在着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等话语言说。当然,相对而言在对“民众”的言说中,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声音是比较弱的,尤其是保守主义主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很少聚焦在“民众”这个时事性很强的话题之上。不过,各个派别的划分也是相对而言的,一是各流派之间的界限本就比较模糊,二是有些知识分子的言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变化并分属于不同的派别。从时间上看,大致自甲午战争开始“旧革命派”就开始使用“国民”用语,但在五四运动前后,“旧革命派”的话语言说逐渐从“国民”向“民众”转变,只是这个时候“国民”用语依然存在,且常常与“民众”用语交替出现于一些文本之中。比如“旧革命派”的知识分子邵力子1923年之前的文章大多使用的是“国民”用语,到了1923年的短文《时局到了山穷水尽之境了》中首次出现“民众”用语,且出现两次。而作为旧革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孙中山直到1925年去世之前,用的更多的是“人民”,如“要以人民之心力为吾党之力量,要用人民之心力以奋斗”[2]。与“旧革命派”的民众言说相伴而生的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民众”话语,也在新文化运动后开始生成。 一、“旧革命派”的“民众”言说 在讨论“旧革命派”①的“民众”言说之前,有必要先看看他们的“革命”话语。因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现代“革命”既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又是占据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话语,不同派别的“革命”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言说“民众”的不同方式。美国学者富兰克斯(Wolfgang Franks)认为,“中国古代传统的‘革命’的含义与近代西方思想和西方‘革命’概念相融合,制造出了现代中国的‘革命’意涵[3]。可见,现代性的“革命”话语是中国传统的“革命”发生现代性流变的产物,并且这种“革命”话语在现代中国“曾经长期统治现代中国并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4]。因而在1920年代“革命”自然成为多个党派的共同话语,“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同时并起”[5]67。这几个党派分别以“国民”“阶级”“全民”等用语作为其“革命”用语的限定词,既彰显了他们不同的“革命”主张,同时这些限定词也成为他们各自“民众”话语的核心概念。 先看看主张“全民革命”的青年党的“民众”观。作为主张“全民革命”的青年党就针对“新革命派”的早期领袖推崇工人阶级,甚至把工人阶级视为领导阶级的言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青年党在《中国青年党建党宣言》中有这样的主张: 又有主张一阶级专政,而忽视其他各界者,殊不知吾人欲行革命,不可不察本国之情势,就国内之人口计之,则全国国民,农居八九,商界次之,学界次之,工又次之,据全国最近职业之调查表,工人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百分之四强。以如斯少数之工人,而欲实行专政,征诸事实,殆万不能[6]3。 可见,青年党并不赞同“新革命派”革命领袖的“民众”话语中关于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的言说,因为从人数上看,农民所占的比重最大,工人占的比例最小,由此推断出工人阶级不可能担当起革命的重任。而“新革命派”则认为“全民革命”派的主张“把士商阶级看得太重,而忽略农工平民的力量”[5]87。同时,“国家主义”的“民众”话语以“国家”“全民”“共治”等为核心概念,而“共产主义”的“民众”话语则以“阶级”“劳农”等为核心概念[6]49,它们最根本的区分在于:“全民革命”与“阶级革命”相对,“国民共治”与“劳农专政”相对,也就是说,“新革命派”的“民众”概念中含有明确的“阶级”划分,并不是把所有的人都归入“民众”之中,最明显的就是对于“士商”的态度。以中共为主体的“新革命派”在很长时间里都把“士商”排除在“民众”或“群众”之外,称之为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