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1]。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型的正式开始。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有显著提升,高达54.4%[2]。高等教育的形势变化要求尽快调整发展战略,由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内涵与质量,实现由“大”变“强”。以“双一流”高校为核心的研究型大学建设是基本途径之一。迄今为止,在“双一流”建设历经一个周期后,社会各界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双一流”建设的具体落脚点应在一流本科建设上,而一流本科建设的关键则是提升本科生学习质量。目前,以“双万计划”为代表的一流本科建设正在迅速开展,其具体措施均围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而进行,比如灭“水课”兴“金课”等等[3]。但这些措施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只要课程体系设计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有力,学习质量自然会同步上升。然而,迄今为止,这个逻辑的合理性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撑。 对本科生学习质量的生成机制,尤其是来自教师教学①的影响的理论认识是逐步深化的长期过程。这体现在所关注的重点影响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上:从个人属性到学生参与,再到教师教学,进而到教师教学行为中的不同侧面。传统上,研究者更相信本科生先天属性的作用。高校因素在学习进步中的重要影响只是近半个世纪才逐渐得到重视。但在高校因素中,研究者更关注高校类型和专业类型。近20年来,课堂上的教与学开始进入研究视野。但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学习参与而非教学。时至今日,尽管人们逐渐相信优质教学对本科生学习应该有较大促进作用,但却没有明确而有力的证据。而且,现有的本科教学研究也多是在非研究型高校展开,缺乏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系统研究。这样的研究结果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无甚启示意义。随着国际上高教普及化的普遍化,各国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缺乏证据就难以设计出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措施[4]。改革迫切要求尽快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对学习质量影响的途径和程度进行实证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科生调查数据,试图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把握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并进而提出改善建议。 二、既有研究综述 本科的教与学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5]。从研究对象来看,本领域的定量研究分为三类: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二者关系[6]。本文关注二者关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的核心是: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教师教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以及如何独立地促进本科生学习。相关定量研究大致可分三类:高校整体效果研究,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参与效果对比研究,以及教师教学行为不同侧面的效果对比研究。 (一)高校整体效果研究 这类研究的焦点是比较个人属性和高校因素对本科生学习质量的影响。现在看来,高校全面影响学生发展理所当然。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这样的理论认识并不容易为大众普遍接受。人们更相信,本科生学习质量是其个人属性即个人潜能、家庭背景和入学前学业准备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7]。不同理论背景的研究者所关注的学习的具体侧面和影响变量不尽相同。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国研究者才开始重视高校因素的作用。高校因素自然包括本科教学的影响在内。帕斯卡雷拉(Ernest T.Pascarella)等人[8]长期跟踪研究高校对本科生的影响,分别于1991年、2005年和2015年发表了综述成果。综述表明,大部分研究者均认为高校因素对本科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稳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明确提及教学的具体影响。在社会科学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中,本科教学的影响至今仍被轻视。 大量研究长期聚集于高校因素却相对忽视本科教学有客观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对高校发挥教育功能不力的批评越来越强[9],同时公共财政投入也一降再降[10]。为了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和发展空间,高校不得不寻找自己确实发挥了功能的有力证据[11]。至于该影响最终是来自于微观教学行为,还是高校和专业等结构因素并不重要。与此同时,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尚属“高档物品”,无须自证价值。 (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参与对本科生学习质量的影响研究 本类研究历史相对较短。最近,部分研究者把研究重点从阶层和高校结构转向了高校内个体的行为和活动。这一方面受研究者好奇心驱使和学术重心从已知向未知自然转移的影响[12],另一方面是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政策焦点变化的影响。随着规模不断扩张,高等教育的宏观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关注的中心自然转向体系内部人员的行为与活动上。而且,决策者逐渐领悟到,政策无法轻易针对既定阶层或结构实施有效改革。 不过,这类研究重点关注本科生学习参与,而非高校组织和教师的课程设计活动或教学行为。学生参与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受到广泛关注[13]。既有研究大都认为本科生学习参与是所有类型学习质量的源泉,故强调所有教学和教辅都要以促进本科生学习参与为根本。即使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教师教学影响,也认为其只能以学习参与为中介而间接作用于学习质量[14]。而且,与学习参与相比,教师教学的影响程度比较弱,多限于对知识获得的影响,对一般能力提升的影响相对较小[15]。这些研究结果与日常直觉相一致,故其社会影响较大。然而,其研究结论目前尚未得到理论上的一致评价。比如,有研究质疑学习参与概念缺乏内在一致性,更有研究者认为该概念本就空泛无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