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21)04-0141-8 DOI:10.14138/j.1001-4519.2021.04.014108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这意味着对于中国适龄青年而言,读大学不再是享有社会某种特权,而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自然选择。与此相对应,大量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难以进入高校的学习者进入大学,重塑了学生群体的结构和特征,也冲击着原有学术标准、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全面和深入理解新时期中国大学生的学情特点,是应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挑战、改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作。其中,学习动机展现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头和目标指向,引发和维持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既是进入普及化阶段学生特征变化的首要体现,也是理解大学生学情特点的重要起点。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有基于生物性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机制特点,也受到当地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塑造,是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整合性反映。在中国注重关系、强调中庸的文化情境中,仅仅使用西方学界提出的动机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甚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学习者悖论”现象。①比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内外部动机的结构划分方式,尽管在西方白人样本中得到反复证实,但是在中国情境中的划分并不明显,甚至呈现出整合而非对立的关系。②再比如,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主性(autonomy)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学生的自主性水平并不高,却依然在国际学生学习成果测评(如PISA等)中取得佳绩。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亚戈尔(Lyengar)由此认为,中国学生并不必须有高水平自主性,往往是在父母和教师引导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了学习热情③。长期研究中国学习者的澳籍心理学家比格斯(Biggs)也发出感叹:“使用西方的视角来解释中国学生的学习现象需要非常谨慎,这样做不仅不能清晰理解中国学习者特点,甚至会带来曲解。”④ 在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发展体系、高等教育开始迈进普及化阶段的当下,需要建构对中国大学生具有更高契合度和解释力,又能够融入国际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分析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这为超越西方理论理解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提供新的视角,也为中国高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研究支持。 一、分析框架 本文在经典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了跨文化心理学领域对“自我”概念的分析,来建构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密歇根大学的马库斯(Markus)和俄勒冈大学的北山(Kitayama)认为,西方文化的意义体系是围绕着独立型自我构念(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发展起来的,即一个有边界的、独特的、自主和自足的实体,强调自我与他人和社会情境区隔之后才能彰显人生意义。相比之下,东方文化的意义体系是围绕互依型自我构念发展起来的,强调人类彼此之间的基本关系,指向自己对“人—我”关系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与意向,不太关注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⑤2010年,马库斯和北山进一步完善此观点,认为每一种文化环境中都包括独立型和互依型自我,它们并存且彼此互动。⑥ 对“自我”概念的分析构成了理解不同文化中学习动机内涵的重要基础。西方学界对学习动机的理解主要建立在独立型自我构念之上,并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强调自己、自主和自由。比如,学习动机中存在一类概念如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自尊、可能自我等,均强调与外界相互独立的内部心理和情感体验。自我决定理论也认为,如果个体能凭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自由发表个人的意见、主动采取行动,就会体验到来自内心世界强烈、持久的驱动力。⑦第二,聚焦学习活动和知识加工过程。在心理学视角下,学习动机主要回答为什么认知和加工知识,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并不强。第三,存在一定的对立思维。比如内外部动机划分理论认为,外部动机会在一些情况下削弱内部动机,是外界对自身独立性的消极干预。⑧与此类似,表现型(performance learning goals)和掌握型学习目标(mastery learning goals)在白人学生群体中也呈现对立关系。⑨ 理解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重视借助互依型自我的内涵。第一,学习动机在社会关系(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因此需要一定程度超出心理学的视角和立场,从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视角去理解学习动机。第二,聚焦全人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学习动机回答的是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并非仅仅为了学习成绩、学业发展,而且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地位提高相关,还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动力基础。第三,整合而非对立地看待不同类型的动机。这往往被归结到中国的“中庸”思想,能够中和地看待矛盾并进行调和。⑩这使得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出包容性和务实性。华人心理学者李瑾提出中国学习者具有五类学习目的,包括自我完善、提升知识和技能、建立经济地位、获得社会地位/声誉以及贡献社会。(11)这就是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站在全人生发展的视角上、以整合性而非对立的思维理解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