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革命占据重要地位。就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界早期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工农运动,以及革命的领导权、共产国际的作用和影响、国民革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学界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对国民革命概念、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等议题进行了考察。①探讨国民革命的“发生学”,中共的宣传动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对国民革命的宣传动员中,中共组织的“寸铁”专栏占据独特地位。它主要由发表于《前锋》《向导》《布尔塞维克》等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机关刊物“寸铁”栏目上的一系列时事评论构成,数量达692篇之巨。②“寸铁”对国民革命的即时报道,不同于一般性史料,也不同于口述史或回忆录。其篇幅大多在300字左右,有的甚至不足百字。它少有逻辑论证,也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但当这些散乱分立的评论指涉同一对象——国民革命时,就可以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文本,形成相对完整的历史场景。本文试图通过“寸铁”这份学界尚未充分关注的文本,钩沉关于国民革命的历史记忆,分析中共为推动国民革命开展的理论阐释和宣传动员工作,以期深化中共早期历史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寸铁”的文体溯源及其话语分析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寸铁”作为刊物专栏名,最初出现于1923年7月1日创刊、瞿秋白主编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其创刊号明确提出要为国民运动“当前锋”、“打头阵”,③所开设的“寸铁”专栏包含8则短文,④作者分别为瞿秋白(署名巨缘)、陈独秀(署名独秀)和张太雷(署名春木)。1923年12月1日,《前锋》第2期出版,共发表12篇“寸铁”短文。⑤国民党一大正式确定国共合作后,1924年2月1日出版第3期,“寸铁”刊载9则短文。⑥此后该杂志“因人力不足”停刊。⑦ 《前锋》虽然停刊,但“寸铁”栏目并未因此消失。1924年2月20日,《向导》第55期开辟“寸铁”专栏,刊出11篇短文,作者署名皆为独秀。此后,“寸铁”成为一个常设(偶有间断)版块,是《向导》周报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间,陈独秀作为主要撰稿者,发表了大量短文。另外,从1925年11月第101期开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也开设了“寸铁”栏目;中共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亦从1927年10月24日第1期专辟“寸铁”一栏,持续刊载短文。 从《前锋》到《向导》,再到《中国青年》《布尔塞维克》,在这些中共主办的刊物中,“寸铁”以专栏形式呈现,在文体内容上既前后延续,又各具特色。它们短小精悍、修辞丰富,或批评驳斥,或反讽论辩;短文针砭时弊,用语简洁、情感强烈、言辞犀利、态度决绝,富于政治性与战斗力,呈现出独有的语言风格。可以说,在20世纪20年代中共舆论宣传动员中,“寸铁”专栏俨然成为一处作用独特、不可或缺的阵地。⑧而这一时期正值中共与国民党由合作走向破裂,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对于中共而言,“寸铁”专栏有着特殊的类型意义,其文本已构成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分析对象——“寸铁”话语。 就目前材料所及,“寸铁”出自“寸铁杀人”一语。宋代大慧宗杲禅师论禅云:“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⑨其意指,所言一针见血,发片语即使人顿悟。《朱子语类》亦言:“寸铁可杀人。无杀人手段,则载一车枪刀,逐件弄过,毕竟无益。”⑩朱熹意在以此训示门人,要言自性悟理而使“一言两语断得分明”,不浑沦。由此观之,“寸铁”一词的原本内涵和意蕴,与专栏所登载的文体可谓若合符节。 如自《前锋》向前回溯,还可寻见开设于《国民公报》的另一“寸铁”栏目。《国民公报》创刊于1910年,起初为立宪派发声,以倡君主立宪为宗旨。民国初年,属于进步党“研究系”的机关报。《国民公报》几经停刊与复刊,最终于1919年10月被安福系查封。从1918年开始,该报积极宣传文学革命,参加新文化运动,介绍革新思想,促进政治进步,与众多新文化运动人物同调,并经常转载《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的文章,其中就包括李大钊的《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7月,孙伏园在好友鲁迅、钱玄同的帮助下,于《国民公报》第5版专辟“寸铁”一栏,撰文反击封建复古派;其间鲁迅也曾发表4则短文。 虽不能由此说明《前锋》与《国民公报》有先后承继关系,但从篇章文体看,两者的“寸铁”栏目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皆篇幅短小,行文泼辣。这种联系指示着某种内在的延续和流脉,或可成为解释“寸铁”产生的一个切入点。对于这种文体风格,孙伏园在回忆他主编的《国民公报》“寸铁”专栏时提道:“那时我们初发起杂感体,特别开一栏曰‘寸铁’,大家兴致好,几乎每天都是塞的满满的。”(11)也就是说,《国民公报》“寸铁”专栏所载文章,在当时即已有特定的文体称谓——“杂感体”。 “杂感体”为理解中共刊物中的“寸铁”提供了条件。但纵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章,“杂感体”并非《国民公报》“寸铁”专栏独创,而是另有来源。因此,就需再关注中共刊物中“寸铁”的最主要撰稿人陈独秀,因为“杂感体”是由《新青年》杂志中“随感录”文体发展而来。 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开辟“随感录”一栏,登载的7篇文章中有3篇来自陈独秀,它们长短不一,但皆以强烈的个人情感谈论时事,重在揭露、批判与讽刺,影响深远。此后,《每周评论》《国民公报》《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学灯》等刊物都先后开设此类专栏,《国民公报》的“寸铁”正是其中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大量随感,1921年8月25日鲁迅在致其弟周作人的信中说道:“《新》九の二已出,今附上,无甚可观,惟独秀随感究竟爽快耳。”(12)可见鲁迅对陈独秀之“随感”肯定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