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网络社会的崛起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空前复杂的变化,缺场的网络空间与在场的地理空间之间的融合、并立与分化是这一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刘少杰,2013)。在城市社区中,这一问题突出表现为互联网与在地社区的关系,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发现,互联网不仅扩大了居民的公共参与、促进了邻里交往、提升了居民的社区认同(黄荣贵、桂勇,2009;陈云松,2013),还成为社区组织、社区治理与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郑中玉,2008;杨建科、张振,2017;陈福平、李荣誉,2019)。但也有学者指出,在考虑了内生性因素之后,互联网使用与公共参与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刘学、耿曙,2016);虽然互联网提供了更多样的邻里交流方式,但互联网使用时长的增加导致了邻里交流频率的下降(王斌,2016)等。 现有研究大都围绕互联网使用是否促进了社区融入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却对互联网究竟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了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关注度不足。只有对这些中间机制进行探究,才能更好地揭示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社区深度融合的社会事实,理解网络化背景下的交往行为以及空间整合模式。据此,本文利用“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数据,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中国城市社区之中,互联网使用是否影响了居民的社区融入,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如果存在影响,那么网络空间与地方空间如何互动,其影响机制是什么?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互联网与居民社区融入研究述评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经济生产、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群体社会向网络社会的变迁(卡斯特,2001)。20世纪90年代,出于对美国社区生活衰落的担忧,帕特南强调,电子通信和娱乐的迅速崛起大量占用了人们的休闲时间,降低了人们社会交往与公共参与的投入度与积极性,最终将会导致社会资本的销蚀(帕特南,2011)。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悖论”的概念,指出本应有助于加强人际联络的互联网却使人们的社会参与度下降,孤独感增加(Kraut et al.,1998)。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互联网降低了人们与家人、邻居或朋友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的频率(Gershuny,2003;McPherson et al.,2006;Nie & Erbring,2002)。 虽然许多学者对互联网会导致社区失落的问题表示了担忧,但更多的研究显示,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机制具有双重性:互联网一方面使社会交往摆脱了对在场时空条件的依赖,但同时又与基于地方空间的社会参与息息相关,在不同情境中,二者可以分别或同时发挥作用(Hampton et al.,2011)。韦尔曼等人的研究发现,不仅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互联网对人们面对面或者电话沟通有消极影响,而且互联网用户线下自愿性社会组织参与度反而更高(Wellman et al.,2001)。一项针对美国成年人社交网络规模的纵向研究更是证明了,美国人朋友数量的增长与社交媒体的普及、互联网用户的多样化以及无处不在的移动连接息息相关(Wang & Wellman,2010)。 在城市社区中,网络空间中的社区交往可以把缺场社会生活与特定场域中的社区连接起来,增进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感知,提高社区居民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效果(刘少杰,2009)。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人们在地理空间建立联系,在网络空间继续展开交往,反之亦然。对此有学者强调说,当我们审视互联网对现实社区的影响时,重要的是关系,而不仅仅是沟通的媒介(Wellman & Gulia,1999)。从这一角度来讲,在网络社会中,所有社区都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网络建立联系,区别只在于每个社区将面对面交流和数字通信结合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Tayebi,2013)。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近年来就美国人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展开了连续、系统的调查,指出互联网促进了居民的线下公共参与(Smith et al.,2009;Rainie et al.,2012),搭建了邻里交往的网络(Smith,2010),提供了获取社区信息的平台(Purcell et al.,2011)。 由此可见,虽然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使用可能会削弱在场空间的社会纽带,但这些研究往往过于强调互联网对面对面社会交往的替代性作用,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互联网同样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沟通渠道,这些渠道在许多方面强化了原有的社会关系(DiMaggio et al.,2001)。并且,现有研究多基于互联网发展早期的社会状况,而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互联网对邻里社区的积极作用被广泛证实(陈福平、李荣誉,2019)。因此,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对居民的社区融入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