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 一、问题的提出 “斯波克”(Spock)是《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的父亲是瓦肯人,母亲是人类,因此他是半瓦肯人、半人类血统的混血儿。犹太裔美国演员伦纳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在该系列电影中多次饰演“斯波克”角色。出生在美国波士顿的尼莫伊,父母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饰演“斯波克”时,尼莫伊为“斯波克”设计的瓦肯式敬礼从犹太赐福仪式中演变而来,“斯波克”所使用的瓦肯人祝福“多福多寿”源自犹太赞美诗。因与“斯波克”结下不解之缘,尼莫伊的两部自传《我不是斯波克》和《我是斯波克》受到广泛的关注。第一部自传呈现了他与“斯波克”这一人物之间的对话,第二部自传折射出他开始体悟到自己与“斯波克”存在共通之处,从某个角度上说,他就是“斯波克”。 在影片中,“斯波克”与瓦肯人、人类两个不同的群体交往,却不能被这两个群体所完全接纳。“斯波克”经历着双重边缘性,他游离于瓦肯人的逻辑教育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经受瓦肯人对他的反人类歧视以及人类对瓦肯人的误解和误读,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是促进瓦肯人和人类之间沟通的桥梁,消解瓦肯人和人类群体间差异的鸿沟。“斯波克”的心路历程是演员尼莫伊作为犹太裔美国人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他的两部自传是同为“边缘人”的“斯波克”与尼莫伊的精神对话和灵魂追问。 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生活在两个或多个主流群体夹缝当中的个体不在少数。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始于一次新的移民浪潮和人口迁徙。人口的流动往往导致个体(无论是否是混血儿)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当中,由此产生了具有典型特征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这就是“边缘人”(marginal man)。①“边缘人”不仅是种族和文化融合的产物,而且也可能是纯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有人认为,边缘情境是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不过是各种亚文化的聚合体,我们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一阶级、种族、宗教,或其他亚文化分类,且这些亚文化的边界很少有交集,所以我们都是边缘的。②“边缘人”头脑中往往体现出双重意识,两种灵魂、两种思想、两种无法调和的奋斗目标和两种相互对抗的理想。③在这些“边缘人”的头脑中,两个相互冲突的文化相遇且融合,映射出文明的进程,因此“边缘人”也是窥见人类文明进程的最为理想的资源。④ “边缘人”问题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大批历史学、社会学、比较文学、政治学、跨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的学者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对“边缘人”展开研究和讨论,使之成为富有争议的理论空间。自2020年起,“黑人的命也重要”(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因警察暴力执法事件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抬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的亚裔群体遭受明显的种族歧视,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激增;同时,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非法入境者的人数再创新纪录。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与跨文化交流使得“边缘人”不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和混血儿,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可能经历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交汇和交融,很多人处于两种或多种历史传统、政治信仰、道德规范和宗教信仰当中,“边缘人”问题呈现出新现象和新特点,催生了许多新的研究议题。重新审视“边缘人”理论的内涵与逻辑,还原该理论背后的价值意义,追问关涉该理论的迷思,有助于重新发掘其对现实问题的启示、镜鉴和建设性意义。本文首先厘清“边缘人”的理论起源与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对“边缘人”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检视各种典型的“边缘人”类型,进而探查“边缘人”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核心逻辑,最后对于“边缘人”研究的新问题和新领域寻求跨学科对话和多元路径,开拓“边缘人”理论的研究空间。 二、“边缘人”的理论起源与理论缺陷 “陌生人”(stranger)作为一种社会类型,指的是在社会、文化或种族上与东道国国民或主流群体不同的个体。在西梅尔对“陌生人”的原创性书写中,存在着“边缘人”概念的雏形。西梅尔认为,“陌生人”是文化局外人(cultural outsiders),他与我们在物理空间上接近,但在文化、社会和情感上疏远。“陌生人”强化了文化和社会的边界以及作为内群体的“我们”与外群体的“他们”之间的二元对立。但同时,“陌生人”是一个更自由的人,能够以更加普世、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不受传统习俗或先例的限制和约束。⑤ 帕克的“边缘人”⑥、伍德和舒茨的“新来者”(the newcomer)⑦、肖的“旅居者”(the sojourner)⑧和斯通奎斯特的“具有世界主义品质的人”(the cosmopolitan individual)或“具有国际理念的人”(the international mind)⑨是对西梅尔“陌生人”概念的承继。鉴于学术界普遍承认帕克和斯通奎斯特分别作为“边缘人”概念的提出者和“边缘人”理论的阐述者的地位,本文以帕克和斯通奎斯特关于“边缘人”研究的代表作为切入点,梳理“边缘人”的理论起源与贡献,同时关注其理论缺陷与不足。 (一)理论起源与理论贡献 帕克在《人口迁徙与边缘人》一文中提出“边缘人”的概念,将“边缘人”视为移民浪潮和文化变革的背景下文化分裂和文化融合的产物。在对人口迁徙和移民浪潮进程中不同种族之间、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帕克提出,欧洲的犹太人居住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共生关系,在居住区里犹太人保留了其传统和文化的独立性。当犹太人离开居住区,踏上寻找更自由、多元的美国城市生活之旅时,他们成为典型的“边缘人”。⑩ 帕克对于犹太人的观察主要基于美国出版的大量犹太裔移民的自传。他认为,这些自传都是基于同一个故事——“边缘人”的故事。这些自传呈现出“边缘人”头脑中的文化冲突以及由此衍生的“分裂的自我”。“边缘人”是文化混血儿,生活在两种并非完全渗透和相容的文化生活和传统当中,且同时分享着这两种文化生活和传统。“边缘人”是窥见人类文明进程的最为理想的资源,在其头脑中,新的文化所引发的道德混乱以最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内心的动荡、自我意识的增强、躁动和不安;在其头脑中,两个相互冲突的文化相遇且融合,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世界主义品质的人和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