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毛泽东同志曾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①。获得农民的支持是党夺取政权,顺利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原因。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需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乡发展的新格局。如果缺少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要保证农村发展不掉队,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的坚强领导至关重要。从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而言,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够高质量实施的有效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性依赖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全面建设,是推动更好更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到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9191.4万名,其中,职业为农牧渔民的党员数量有2556.1万名,占全国党员总数的27.8%;2019年共发展党员234.4万名,其中,职业为农牧渔民的党员数量为42.4万名,占全年发展党员总数的18%;全国有31062个乡镇、533824个行政村建立了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②。 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注重坚持党要管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③。“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④加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党的农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2018年7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问题和方针策略,强调要从严抓好落实,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9年1月10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领导与保障等方面,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夯实了基础。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和推进农村各项事务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加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巩固在广大农村的执政地位,增强党在农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关系到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以及稳定,更关系到在农村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农村工作一直是党工作的重点。中国共产党是在广大农村中发展壮大的,做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也成为党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均会根据实际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巩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地位。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一直是团结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基本组织,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在巩固和扩大党的影响力方面持续不断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一主题,学者们主要从建设重要性、建设现状、建设路径三大方面进行研究。 关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学者们主要从乡村治理和脱贫攻坚两个方面分析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第一方面,蔡文成(2018)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各方面建设,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持续推动农村农业创新发展,主导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在中国乡村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聂继红、吴春梅(2018)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放在核心位置,从加强政治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抓好基层党建等方面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对于第二方面,李善龙、卯丹(2019)认为,党建扶贫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扶贫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张露露(2019)认为,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由传统的各自单线发展到当前的协同推进,是两者关系演变的基本规律,其原因在于两者能够在同一时空领域内发挥优势叠加和互补功能,即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党建与扶贫协同推进。李思经等(2020)认为,“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基础建设”“党建+易地搬迁”“党建+健康扶贫”“党建+结对帮扶”“党建+人才培育”等六种模式的脱贫效果显著。 关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化”问题和组织力提升困境。一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存在“三化”问题,即弱化、虚化、边缘化。周忠丽(2016)认为,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社会急剧转型,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了部分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功能、领导功能等都出现了弱化现象。王向阳(2018)认为,当前中西部留守型农村基层党建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群众路线和形式主义的“组织内建设”,典型体现在以“痕迹管理”为代表的基层党建文化上,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造成农村基层党建虚化。周忠丽、周义程(2018)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了向心力弱化、忠诚度降低、信赖度下降等凝聚力弱化困境,并出现基层党组织虚化、边缘化等消极现象。二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困境。王可园(2020)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从结构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从过程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运转不规范,群众路线践行不力;从文化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文化不健康,民众信任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