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21)06-0069-11 相对于中学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教育,本科教育的定位始终是一个迷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口径应宽抑或窄、本科教育是否需要凸显就业与职业属性等,诸如此类的讨论绵延不绝。在如今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剧、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愈加突出的背景下,不同高校因为置身情境以及感受不同,对上述议题也感到非常棘手,因而在本科教育改革过程中常常左支右绌,捉襟见肘。本文无意也无法就该困境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案,而是尝试结合与本科就业有关的部分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希望能为破解这一迷局提供些许启发。 一、本科专业的由来 本科专业在英文中有较多不同的表述,如major、profession、specialty、course、program等。在本科教育中,不同国家有各自的说法。譬如在英国的大学,本科一般三年,指称专业一般用course。而在德国,专业的英文表述比较多样,course、major、major subject都有采用。总体而言,当前比较流行也符合我国多数学者表述习惯的是major一词。本着循名责实的原则,我们首先有必要梳理一下大学中major的由来,然后就之与其他概念的异同略作澄清。佩顿(P.Payton)认为,最先提出major概念的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在它1877-1878学年的注册要求中,第一次有了major和minor的表述。霍普金斯大学要求学生在设置的6个学系中必须选择2个学系的课程作为主修课程,其他学系的科目可作为辅修课程。但是,当时这种说法并不固定,如major和minor常为main studies、subsidiary或subordinate studies等词替代。佩顿认为,虽然major这一表述如今在英语国家极为流行,但它的渊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语言学习的拉丁文“major”和“minor”的提法,而最直接的来源是19世纪德国的大学,因为秉持专深研究取向,学生撰写论文必须相对聚焦特定领域。[1]尽管德国的大学长期没有设置学士学位,但它的研究型或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的专门性,使学生的学习不得不收敛并聚焦特定领域,这种专深探究与学习取向为美国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立提供了启发。 聚焦特定领域,意味着要有专长,即specialty,但specialty与major并不等同,前者是后者追求的目的或结果。若再往前追溯,在特定领域拥有专长其来由自欧洲中世纪大学中便有之,如中世纪大学文学院之上的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都有一定专门化倾向。这些专业学院建制至今迤延不绝,在传统大学中依旧存续,尤其法科和医科早已成为综合性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高层次专业,即人们公认的profession。但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不可同日而语,中世纪大学不存在现代意义的本科概念,当今大多数国家高校中的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及公共卫生学院多为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院,因此specialty与profession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后者更具高深和专门意谓,在今天多指要经长期学术训练与专业实践才能从事的高门槛专门职业,而前者涉及面相对宽泛,可覆盖如今高度分化的中学后本科乃至更低层次的教育,考虑到各国的学制差异很大,本文中我们权且把综合性大学里高中后至硕士前这一学段统称为本科或相当于本科的层次。 简单地回溯历史即会发现,今天的本科专业教育,即注重专长训练的中学后教育,其实历史并不悠久,其始作俑者甚至不是最典型的传统综合性大学。直至19世纪末,欧洲大多数传统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在学科分门别类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其本科层次教育依旧不同程度体现着传统博雅教育或整全教育的理念,只不过相对于中世纪大学,它们的培养过程更突出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训练,宗教意味趋于淡化。在19世纪末,德国大学学生的注册与学习还主要在哲学、医学、法学和神学四个学部(faculty),这与中世纪大学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各学部的地位不再有明显的差别,相对而言甚至哲学学部的地位有所提升。通常在德国大学的哲学学部,学生对特定领域的专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相关学科、科目乃至课程的偏好,而不是迫于专业化的规训制度。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文科院系中,相当长时间内“还保留着中世纪传统的遗风”,真正的专长训练如科学教育往往是“在高深学问的中期或后期集中学习的”,它其实已经延伸到硕士乃至博士层次。[2] 无人否认,19世纪也的确为大学各学科逐渐趋于分化与专门化的时代。为争取学科的合法性并赢得讲座地位,欧美综合性大学众多分科性的院系逐渐成形,并且相互之间在本科或相当于本科层次出现了围绕生源和其他资源的竞争。由是,立足学科门类的准专业化训练体系也通过相关课程组合与考试要求得以确立。例如德国大学的哲学学部,有哲学、文献学、历史、数学、科学、政治科学、经济学、森林学、农学、药学、地理学等不同讲座与主修科目。[3]严格地讲,这种相当于本科层次的准专业教育与外部社会职业分工没有多少关联,尽管它的文凭与资历在德法等国被视为从事教师、公务员等职业的重要依凭,也是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如成为学术接班人的博士生教育)的基本资格要求,但它体现的是学科逻辑,或者不妨说它相当于学科教育。这种由特定学科衍生的本科专业在今天的高校中依旧盛行,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经济学和政治学等。但是,即使有相同的称谓,如学科和专业意义上的物理,两者也不能等量齐观,这在以下作进一步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看,与职业高度相关的本科层次专长训练,在欧洲大多初发于传统综合性大学之外。1794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在取消传统综合性大学并以专业学院取而代之的同时,法国具有专门化与精英色彩的大学校获得了长足发展,如巴黎理工学院、巴黎高师、巴黎矿山学院等。大学校尽管也重视学术训练,但更凸显应用性与职业化的色彩。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的红砖大学为满足城市以及地方工商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的牛桥模式之外,也开拓了一种不拘泥于传统学问机制、旨在解决工商业实践问题的囊括应用科学与技能训练的专业化培养培训体系,一系列直接对应于工商业厂矿生产、民用建筑、化学工业和经济贸易的专业开始涌现。法国的大学校专门化培养模式一度对欧洲、俄罗斯乃至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些国家不仅催生了大量的理工技术院校,如美国的西点军校与理工院校、苏联和我国的行业特色院校等,而且也促成众多应用型工程和技术类专业入驻大学。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各国高等教育世俗化与民主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入学比例大幅提升,大学本科层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产业结构、职业分工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关系也愈加密切,因而在瓦解传统自由教育主导格局的同时,逐渐突破了专业与学科不分乃至专业完全受制于学科逻辑的樊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