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同尚,也可簡稱“文尚”,是指人類有着對文化共同性的愛好和崇尚。在跨文化學視閾下探討文化同尚問題,有助於反思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關係和對策。因爲,文化本身內在地具有一種共同性好尚。一種民族文化,意味着這個共同體的成員所擁有的共同的物質與精神追求。跨文化學並不簡單地反對或批判文化共同性信念及其作爲理論根據的比較文化學,而是要以反思它們的起點作爲自身的起點。這種思考,並不是簡單地對它們加以讚同或反對,而是要返回到它們賴以生成的原初基礎上,從其源頭重新探尋它們賴以生成和發揮作用力的初始狀況。文化同尚表明,跨文化學需要以反思文化共同性好尚爲自身的起點。這意味着,跨文化學從一開始就應走上反思文化共同性的道路,也就是返回到文化現代性進程中的文化共同性好尚及其源頭上反思;然後由同見異,由文化共同性再回到文化異質性的思考上。 一 “文化”及其共同性幻象 在文化現代性進程中,作爲異文化的後發現代性國家,往往會出於種種原因將文化共同性好尚視爲自身的未來發展目標。早在1911年,王國維就提出:“學無新舊、無中西、無有用無用之說。”①在他看來,不存在學術上的“新舊”“中西”“有用無用”之分,而衹存在一種真正的學術——“世界學術”:“故一學既興,他學自從之,此由學問之事,本無中西。”②主张中國應拋棄“中學”與“西學”之分,而斷然追求共同的“世界學術”。這種認識背後,顯然存在着一種預設的異文化共同性:中國學術必須面向“世界學術”而實現共同性。進入新世紀,這種異文化共同性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不少知識分子、思想者的目標。例如,2001年,何兆武就撰文認爲:“所謂中學西學之分,不外是歷史發展的不同,但其間並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所有的民族大體上都要走全人類共同的發展道路。畢竟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其間並無中西之分或者華夷之辨。在學術上談不到什麼以夷變夏或以夏變夷,而應該是通常所說的‘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取其精華,棄其糟柏’。這裏並不存在任何先天註定了的本質之不同,像是吉卜林(R.Kipling)口出狂言所說的什麼‘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它們永遠也不能會合’。”③八年後,他又進一步總結說:“中學西學的對立是不存在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但這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普世的。就我們現在來說,現代化是第一位的,民族特性是第二位的。所以我不同意中學西學的對立,不同意復古、要把孔老夫子當年的衣服都穿起來,當然你要是演戲可以。”④對於親歷過“十年文革”的那一代知識分子來說,把文化共同性目標視爲唯一追求的認知是頗具代表性的。 但是,在跨文化學看來,這種完全徹底的文化同尚無疑具有主體幻象性質。因爲,它不得不以忽視或無視文化異質性爲巨大代價。因此,爲了認識文化和文化同尚的由來,需要適當回溯原初狀況。 無論中國還是西方,“文化”本身一直代表着人類對某種東西的共同好尚。根據錢穆的考察,西方最早使用“civilization”(文化)一詞始於法國大革命後,屬於新興詞語,其所指“基本上偏重在社會的物質建設上”,這與中國的“文化”一詞始於先秦的“人文化成”—“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⑤完全不同,其“義旨廣泛,斷非可限於物質建設上”⑥。據此,他認爲:“西方並無中國之所謂‘人文’,亦無中國之所謂‘人文化成觀’。西方人既不知有所謂‘文’,亦不知有所謂‘化’,故可謂西方人乃無中國人之人文觀。”⑦ 中國從“文”到“文化”經歷了一個漫長階段,它們共同體現了在漢語世界所具有的好尚作用。在甲骨文中,“文”寫作“
”,像文畫交錯的樣子,帶有象形特點;而在金文中,“文”寫作“
”,從心、文聲,位於其核心的心形圖案似乎帶有指向人類心靈的意思,不妨理解成“文”代表心之形象,由此確立起文爲心之形象、心乃文之內核的基本意思。根據《漢語大詞典》匯集,“文”的含義多達二十六條,這裏衹摘引其中九條:(1)彩色交錯,彩色交錯的圖形;(2)紋理,花紋;(3)字,文字;(4)刺畫文字或花紋;(5)文章;(6)撰寫文章;(7)文辭,詞句;(8)文才,才華;(9)有文彩,華麗。這最後兩項都是指主體的文的創造力、才幹本身。由“文”的多重含義之逐步呈現,可以大體推想“文”在其含義演變過程中的豐富性和複雜性,其中至少包含四個序列:(1)人類所觀察到的外部客體自然之紋理、紋路、理路,也就是外部宇宙的特徵和規律;(2)逐漸內化爲人類主體創造或呈現出來的符號表意系統,即客觀化的文字或其他符號系統;(3)專指文章、文字記載等;(4)指人類的文才、文采等。以上四項中,如果說第一項是指外部宇宙之文,即“天文”“地文”,第二、三項是指人類根據“天文”“地文”而創造出來的客觀“人文”作品,那麼,最後一項就是使客觀世界之“天文”“地文”與主體創造出的“人文”溝通起來的中介環節,即人類主體的“文才”“文采”,也即人類主體的文化創造力。至於“化”字,甲骨文作“
”,金文作“
”,基本意思都在於事物性質或形態發生改變,如變化、分化、僵化、教化、熔化、融化、潛移默化、化干戈爲玉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