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21)03-0052-08 文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绝非始自近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本科教育教学面临的各种不适应,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文学教育教学究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少知识资源、思想诉求与价值导向的支撑,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达成度方面,更值得人们深入反思。 这不仅涉及文学教育教学的内部问题,更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度与认可度这种外部问题。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及教育教学体系,是1950年代配合国家教育体系与意识形态领域的要求应运而生的,自然必须服从这个框架与限定。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及教育教学体系最高光的时刻大概莫过于1980年代。在不少大学的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的课堂依然是广受学生青睐的课堂之一。但随着时光流逝、社会变迁,多年积累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尤其在国家教育体系日益收紧的新态势下,如何清理存在的问题、调整自身发展方向、重塑学科及教育教学体系的自足性和主体性,面临诸多层面的压力与挑战。 笔者随机查看了20多所不同层次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遵循固有的学科格局、教学大纲及其逻辑框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为本科教学的基础课程(有的叫专业必修课程,有的叫专业核心课程,命名虽然多样,但所指其实是一回事),还是讲授经典的主要渠道,差别主要在于选修课的设置。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模式来看,其基本上还是遵循几十年来形成的文学史模式授课“传统”。笔者所属学校的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教学,也是在这一轨道之中。比如,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十五六年前就被遴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后又晋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本人主持的《郭沫若的〈女神〉与〈屈原〉》,有幸入选第七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这两门国家级课程,在授课具体内容上自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逐句打磨,不但知识和观点正确无误,政治正确更是被放在首位。我们讲课尽管努力争取创新与精彩,但教学框架和授课逻辑还属于通常的文学史授课模式。课程目标与相关要求,决定了授课内容要综合,以经典讲解为核心不合适。笔者不揣浅陋,就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和困惑,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首先是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的创新氛围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体会则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刚性规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细,授课教师的主体性和自由度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就本人自身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实际感受来说,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的刚性规定越来越细致、严密,润物细无声。对伴随一百多年中国社会风云动荡应运而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言,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雷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教改、课改的形式和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在具体讲课内容方面,却让人感到越来越需要小心翼翼甚至如履薄冰了。即使暂且不论是否存在政治正确问题,每堂课是不是符合白纸黑字俱在的教学大纲,都需要授课老师细细掂量了。更不必说如果全面、细致、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后,教学效果会是什么样了。比如假设大纲规定《狂人日记》讲一节课,而授课教师兴致勃发、意犹未尽多讲了一节,如果较真和追究的话,显然就是教学事故。可是,大家都清楚课堂教学也是一个需要自由创造能量的巨大空间,需要发挥授课教师的主体创造精神,每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总是想把自己认识到、体会到的最真实的、最完美的、最有智慧的、最富有启发性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总是希望得天下之英才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硬性遵循某种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讲课,是对不起自己的职业良心的。 就本人而言,站在讲台上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已20多年,那种行云流水、直抒胸臆、指点江山、快意人生的讲课体验,迄今都是职业生涯中引以为豪的事。尤其是听闻毕业多年的学生谈及当年的课堂如何影响了他们、激励了他们、提升了他们,甚至还记得当年课堂上笔者不经意说出又早已忘记的某句自创“名言”,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笔者自己也曾以不带讲义、不讲教材、不用PPT自诩过。所谓不带讲义,是感觉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领域耕耘多年的人,要讲述的内容早应烂熟于胸、脱口而出,何必再费力搞形式主义呢?所谓不讲教材,当然不是胡说八道、乱讲一气,是指绝不照本宣科。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中国现代文学老师相当于一名优秀的导游,目的是带领游客去欣赏、领略名胜古迹、大好河山的风情、魅力与奥秘。怎样把学生引入中国现代文学芜杂而靓丽的风景中流连忘返,引领学生在杰作中寻觅心灵的奇遇,才实在是需要下苦功夫细心琢磨的事情。教材学生人手一册,白纸黑字历历在目,如果还需要老师照本宣科,那是中学教学模式和应试思维,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讲课基本上就是围绕该学期需要讲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社团刊物、文坛轶事等等海阔天空地任意而谈。前几年,有学生写文章回忆笔者当年讲课的情形,说一学期就讲了一个鲁迅。当时笔者心里还一惊:这个传闻本来就流传甚广,要是被教务部门知道,可是活生生不遵守教学大纲的证据,如果再调取高清录像来对照,那就是人证物证俱在,岂容辩解?好在回忆了一下,肯定不是一学期只讲了鲁迅,原因在于:一是为了满足学生备考的强烈要求,肯定会详略得当地把教材串一遍,尤其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等更是要“画龙点睛”;二是讲鲁迅肯定是杂糅式,同代作家作品、思潮流派、文坛掌故、时代风云等,都会尽收眼底的。好在笔者所在学校比较宽容,认定只要学生真心欢迎的课就是好课。至于用不用PPT,则纯属个人偏好。前几年山东教育电视台听闻笔者讲课从不用PPT,还专门做了一期访谈,把讲课从不用PPT的事给坐实了。其实,每个人讲课都有自己的偏好与风格,不一而足,没有定规。笔者讲课喜欢那种课堂语言表达艺术带来的丰富想象空间,喜欢行云流水、侃侃而谈、任意西东,但绝不反对别人用PPT。条条大路通罗马,怎样能把学生带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胜境,使满堂流连忘返、如醉如痴,课后又启发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又何必拘泥于用什么形式讲课呢?记得十年前参加学校教学能手比赛,除笔者之外的所有选手都是用PPT授课。那次讲的是关于郁达夫的一个教学片段。估计是为了屏幕清晰,窗帘都拉上了。等笔者站在讲台上,窗帘拉开了,教室内一片光亮,这当然很提神。尤其当笔者讲到郁达夫梦想穿一双新皮鞋咔哒咔哒走在青石板路上时,在座的学生和评委都跟着讲课节奏目不转睛、点头颔首,于是就知道自己的投入赢得了听众的投入。尽管那次讲到兴奋处难以自抑,以至于拖堂一分钟;而且也有评委提出笔者没用PPT,按评选标准要扣分,但据说最终评委们给的分数平均下来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