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21)01-0140-17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旨在向全国军民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而在军事战略方面,其所规划的国民党指挥的正规军与中共领导的军队实行不同的作战形式,前者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游击战为辅,后者则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山地游击战。在全面抗战局势下采取不同的军事战略,主要是由持久战不同阶段的战略要求以及国共两党的政治地位所决定,由此引发全面抗战时期运动战与游击战的战略地位争议,并涉及国共双方在统一战线中领导权的归属。以《论持久战》为中心,解读相关文本与史事,可见既往的认识存在不少偏差,值得深入探究,以求正本清源。 一、《论持久战》与全面抗战的总战略 全面抗战爆发前,举国上下几乎异口同声主张反抗日本侵略必须实行持久战,但是深入考察,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战略形似而实不同,由此引发双方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合作大局之下的诸多分歧,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曲解,模糊了一些有心人的视听,也导致后来研究者产生了不少困惑。 七七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当局坚持专守阵地防御,失去大范围运动战的地利优势,反而给日军以正面突破和分割包围的机会。中国军队虽经英勇奋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可是损失惨重,不仅丢掉大片国土,而且精锐丧失殆尽,所指望的国际干预又迟迟不见动静。尤其是淞沪会战失败和首都南京失守,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悲观情绪弥漫,原来希望速胜者转而怀疑抗战能否坚持。1937年11月20日,汪精卫、孔祥熙、居正、熊式辉、王宠惠、何应钦等包围蒋介石,以既不能战,则应另想办法,转而求和。①12月18日,蒋介石慨叹:“近日各方人士与重要同志,皆以为军事失败,非速求和不可,几乎众口一词。此时若果言和,则无异灭亡,不仅外侮难堪,而且内乱益甚。彼辈只见其危害,而不知敌人之危害甚于我也,不有主见,何以撑此难关耶?”②12月27日,国民政府召开国防最高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日本所提出的媾和条件,多主议和。次日公开发表对日主张,只是表明不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并未根本否定和谈。③ 另外,由于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一些人冲昏了头脑。《大公报》1938年4月25日和26日社评称,徐州战役是“准决战”,认为“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甚至声称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 形势的发展表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倾向还会反复出现,影响妨碍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持久抗战的决心。中共已经预见到,接下来的武汉保卫战,也很难达到最终阻止日军进攻的目的,如果保卫战失败,中国主要的中心大城市基本落入敌手,悲观情绪将会进一步加剧。不过,即使中国朝野各方坚持对日作战的主要战略仍是持久战、长期战和消耗战,并不动摇,也有持久战如何进行才能更加有效的问题。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战略决策及其调度不能体现持久战的优势,造成了重大牺牲,面对日军的压倒性武器装备,消极被动的专守阵地防御等于用血肉之躯作盾牌,可歌可泣,却毫无胜算,非但难以达到有效消耗敌人的目的,反而使自己蒙受不必要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官兵的士气和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念。 战争初期,国民政府仅仅是应战而非抗战,其所谓持久战,开始不过是固守阵地,死拼到底,以待局势变化,尤其是希望很快能引起国际干预,因而一味要求军民以精神战胜物质,牺牲自我,服从统帅,拼死坚守。可是枪炮无情,惨重而毫无希望的牺牲不禁令人怀疑,敌我双方究竟是谁承受不了持久战的重压。蒋介石不断抱怨指责各部队尤其是各省的军队缺乏必死的决心,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其决策,并试图借机削除异己,进一步统一军队和军令政令,实则抗战第一阶段的重大失利,蒋介石的决策和指挥失当,无疑应负最主要责任。如果按照中共提出的战略战术,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游击战为辅,集结若干大兵团在华北和黄淮与日军进行大范围的运动作战,效果当较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设防固守为佳。即使无法很快战胜日军,至少可以造成较大伤亡,并且有效地迟滞其战略进攻的速度和进度,为全面动员民众和军队,布防规划,赢得时间,同时能够尽可能保存精锐武装,与敌周旋,确保相持阶段的必要实力,缩短持久的时间,增加胜算。④ 与国民党的持久抗战主张政治上和军事上空洞无物相比,中共的持久战战略有着明确而且行之有效的政治军事路线。只是这一战略虽然已经公布,可是加以详细阐述的主要是党内的纲领文件,对外则基本是以个人谈话或发表署名文章的形式向社会进行扼要介绍,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不够。必须向全国军民详细讲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澄清国人对持久战的模糊认识,以防止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持久战主张误认为唯一的持久战思想,导致对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乃至整个抗战的前途失去信心。从积极的角度看,全面系统地公开阐述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助于全国军民了解认识中共关于抗战的政治军事主张及其理论素养,使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占据思想高地,增强在统一战线中的主导地位,进而争取全国抗战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