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故事的两种讲法 读《萧萧》的感受很奇妙。一方面,它技法成熟,别有调性,作为读者很容易陷入迷人的“湘西世界”:“夏夜光景说来如做梦。大家饭后坐到院中心歇凉,挥摇蒲扇,看天上的星同屋角的萤,听南瓜棚上纺织娘咯咯咯拖长声音纺车,远近声音繁密如落雨,禾花风翛翛吹到脸上……”①另一方面,这部作品也让人有分裂感——小说里关于女学生的讲述让人不适,萧萧的生命状态让人心生同情,你恨不得插上翅膀,带领她从那样的生存中逃离。这或许便是一部经典小说的魅力。读者可能并不完全认同小说人物的生存逻辑,但却被它深深吸引。 《萧萧》是关于童养媳萧萧的故事,她从小没有母亲,在伯父家成长,做童养媳后生活反而比以前好。她照料年幼的丈夫,做农活、做家务,“天上落雨混日子”,后来受到家里长工花狗的诱惑,怀孕后花狗逃走,原本她也想离开去做传说中的“女学生”,但最终没有走成。萧萧的行为本该受到惩罚,“沉潭或发卖”,但因迟迟没有买主而又因为她生了个大胖儿子,最终婆家接纳了她。相比于以往童养媳故事的悲惨凄苦,《萧萧》写得生趣盎然,韵味独特。 《萧萧》写于1929年,迄今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发表于《小说月报》1930年1期;第二个版本发表在1936年《文学季刊》第2期;第三个版本则收入在《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三个版本各不相同,主要改动是结尾部分。 最初的版本,结尾相对简单: 在等候主顾来看人,等到十二月,还没有人来,萧萧只好在这人家过年。 萧萧次年二月间,十月满足,坐草生了一个儿子。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 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儿子有十岁已经能看牛,他喊萧萧丈夫做大哥,大哥也答应,不生气。 1936年发表时,结尾添加了儿子的名字、模样以及生活状态,对人物命运做了进一步交待,也更为鲜活合理。 萧萧次年二月间,十月满足,坐草生了一个儿子,团头大眼,声响宏壮。 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 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十岁,有了半劳动力,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一员了。平时喊萧萧丈夫做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 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媳妇年纪大,方能诸事作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② 1957年,在修订《沈从文小说选》时,在《文学季刊》版本的结尾基础上,沈从文添加了女学生的内容。 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着他:‘哪,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也讨个女学生媳妇!’”③ 通常研究者们参考的是后面两个版本。结尾添加了女学生的内容对整部作品思想深度有无助益,是研究者经常讨论的,基本都认为两个结尾各有千秋。 读《萧萧》会想到《祝福》。祥林嫂也是童养媳,《祝福》里提到过祥林嫂的身世,但鲁迅用的是简笔,写的简要。祥林嫂的丈夫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祥林嫂从山里来到鲁镇时是二十六七岁,丈夫已经去世,后来,婆婆把她捆了嫁到更远的山里,为的是换取财物来办她小叔子的婚事。这是作为童养媳的祥林嫂的简史,一次次作为物被卖掉。《祝福》写于1924年2月。五年之后,青年作家沈从文写下了萧萧的故事——他从《祝福》里略去的那部分着手讲述。 祥林嫂和萧萧有些共同点,比如她们都很勤劳。祥林嫂是少有的好雇工,“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④。萧萧呢,“人大了一点,家中做的事也多了一点。绩麻、纺线、洗衣、照料丈夫以外,打猪草推磨一些事情也要作,还有浆纱织布。凡事都学,学学就会了。乡下习惯凡是行有余力的都可从劳作中攒点本分私房,两三年来仅仅萧萧个人份上所聚集的粗细麻和纺就的棉纱,也够萧萧坐到土机上抛三个月的梭子了。”⑤ 祥林嫂和萧萧都是无知的。——《祝福》里,祥林嫂不知道自己要被卖到哪里,不知道出嫁两次下了地狱有可能分成两半,不知道人死后是不是有魂灵,她渴望被救赎,但是,最终没有得到救赎。萧萧也是无知的,与其说无知,不如说是懵懂,她像植物般被动地生长,被动地长大,有了情欲和冲动,和别人生下了孩子,整部小说中,萧萧只有一次反抗,她想做女学生、想逃跑,但是被发现了。无论是在祥林嫂还是萧萧,她们面对命运都是被动的,逆来顺受。 这是两个人物的共性。但整体而言,祥林嫂和萧萧的性格及命运迥异。如果把“童养媳”视为一个故事核,《祝福》与《萧萧》便是同一故事的两种讲法,祥林嫂和萧萧遥遥相对,在文学史上形成卓有意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