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上千年的和集体的记忆的明证,这种记忆依赖于物质的文献以重新获得对自己的过去事情的新鲜感。 ——米歇尔·福柯 近日,笔者在地方档案馆新发现一批北京知青档案。该档案内容丰富,不仅包括知青下放安置、政治学习、劳动生活、宣传教育等官方文件,同时也涉及知青自述和先进事迹材料。档案保存完整,详细记录了“上山下乡”运动期间,北京知青在山西太谷的插队情况。这些卷帙浩繁的档案颇引人注目,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常见。作为“历史遗物”,它们映照出知青的青春岁月。 在目前知青研究中,由于官方档案文件尚未完全开放,研究者大多依托知青回忆录、书信日记、口述史等二手材料展开研究,不免存在某些问题。一方面,知青的回忆带有个人情感色彩,依据回城后的人生经历和社会语境发生价值立场的转移;另一方面有的知青出于某种自我表现和自我塑造的意图,有目的地选择性记忆①。198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知青回忆录陆续推出,大体呈现“劫后辉煌”和“悲情岁月”两种面向。成功者回顾艰苦奋斗的岁月,宣告“青春无悔”;失败者则聚焦苦难的人事,感叹命运不幸。研究者在接触这类材料时,很难不受到当事人情感的熏染,发生立场的偏移②。因此,在研究中推重档案文献是极为必要的。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的客观性可在一定程度保证研究的有效性。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建设呼声日炙,许多学者开始重视档案文献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在文学研究中使用档案,进行学科化讨论③。同时也指出,在现行的档案制度下,研究者不能有效查阅档案,导致档案文献在文学研究中使用率并不高④,故迫切呼吁开放档案阅览,规范查档制度。 如何有效获取并利用档案开展文学研究,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此前提下,笔者有幸发现的知青档案,虽属地方档案,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已属难得。这批知青均来自北京各重点中学(大部分为清华附中),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国家后备精英力量。经过插队生活的锻炼,他们有的走上文学道路,成为中国当代作家,如郑义、甘铁生、景晓东;有的专注学术道路,成为著名学者,如王孙禺、车宏生⑤。在插队期间,窑子头公社的大坪村知青还组成读书小组,成为“文革”中较为知名的青年思想村落⑥。因此,这批档案有一定价值和意义,如果能充分挖掘,并将知青档案与知青文学参照研究,想必有助于推动知青史和知青文学研究,丰富历史图景。因此,本文首要目的在于发掘档案材料,使其重现于世。其次,尝试将档案与文学做互动研究,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讨论“出身”与知青生命和创作的关系。 一、出身的“问题” 在卷帙浩繁的知青档案中,《插队知识青年登记表》无疑是其中关键性材料。作为知青的“身份证明”,登记表清晰地记录下每位知青下乡时的政治背景,供接收单位审核、考察。当知青档案关系发生变更时,登记表更是发挥出异常重要的作用,能否顺利入伍、考学、招工,全看政审是否合格。从表格中看出,登记表内容分为两项,一个是个人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出身、籍贯、动员单位、安置方式、安置地区等基本信息。另一个是家庭情况,在表格中占据大幅面积,足见是表格重点关注对象。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有幸见到236份知青档案。从登记表所携带的丰厚历史信息中,大概可以还原出其形貌。这批知青大多数是业已成年的高中毕业生,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在21~25岁间,政治身份大多为非党团员。在家庭出身方面,并没有显赫的背景。除20人是贫下中农和革命军人子弟,其余大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而言,“职员”家庭95人,“地富资”家庭43人,“其他”类别(包括伪军官、中农、小业主、房产主、伪官吏等)29人,共占总人数70%。换言之,这批北京知青中有七成存在出身问题。 1960年代,在日益加剧的阶级斗争中出身问题日渐显著。在学校中,每个毕业生还未跨出校门,其档案上已经根据出身分了类,标明“可去机密单位”“一般”“不宜录取”等字样,招收单位重点参考这条内容决定取弃⑦。“文革”时,“出身论”发展到极致,纯化为“血统论”。在日益狭窄的招生和就业通道面前,青年的出路成为社会核心问题之一。当1968年底,毛泽东发出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令时,出身不好的青年,才寻到一条可以使其“革命化”的“光明大道”⑧。 本文知青档案的地点是山西省中部的小城,地处黄土高原,但自古商贸发达,所以经济条件尚可。因秉承了晋地文化传统,民风淳朴。所以,相比较偏远贫穷的山村,北京知青到此插队还算比较好的结果。若对上山下乡运动稍有了解,便知插队环境对知青的人生道路和精神状态有着重要影响。兵团和农村因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已预先暗示知青等次之分。兵团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有国家保障,生活条件好。同时,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知青是预备军人编制。在此插队不仅可以满足年少时对军队生活的向往⑨,同时也能享受到较好的生活和生产待遇。比如,知青每月可以领到32元工资,不仅减轻家庭负担,有的还能积攒下钱寄回家里,聊表孝心。农村则不然,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性质。知青到此插队,除第一年由国家分配粮食以外,日后便是按劳动挣工分吃饭,几乎与农民无异。这就对知青的身体素质和劳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少知青工分少,粮食不够吃,常常需要家里接济。因此,能够到兵团从事“生产建设”是知青最理想的出路。但是,靠近边境的兵团对政审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家庭出身好、政治可靠的知青才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