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主流的“新时期文学”[1]研究,大都关注中心地带如北京、上海,至多拓展到次中心地带如天津、南京等大中城市,而这同时意味着关注全国层面的新时期文学。总而言之,关注的大都是具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价值的,是具有“著之竹帛、传之后世”的资格的。这是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正史传统,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这一正史传统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因为它难以深入到地方基层,难以具体描述文学与群众交织得最为紧密的层面。例如,这一正史传统难以具体地回答:文学生产在地方基层是如何展开的?地方基层的文学样态如何?产生全国性影响的文学作品又是如何制度性地渗入地方基层的? 本文将以湖南省中部的一个普通县城为例,以第一手的地方史料,探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基层的新时期文学的组织方式和文学样态,以具体地回答这些问题。本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尝试填补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某些空白,并借此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更多可能性。 一、新时期文学在基层如何组织起来? 新时期文学在基层如何组织起来?我们难以从文联-作协体制中找到答案。一个常被忽视的历史事实是,自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化改革深入文学领域之前,文联-作协体制从未完全深入到县一级及以下的基层。事实上,20世纪50-70年代,文联-作协体制最多只深入到部分地市一级,县一级相当少见。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县一级文联-作协组织才开始慢慢建立,但直到1991年的统计,全国地市一级文联平均组建率也只有85%,县一级文联平均组建率则仅为50%[2]。 笔者曾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文联-作协体制在基层的制度性缺席,基层的文艺活动包括文学生产,主要是由群众文化体制来承担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建成了体系完整的群众文化体制,就文学生产而言,它最重要的是两个分支:其一是由工会组织主管的分支,以省市工人文化宫、市辖区工人俱乐部、厂矿企业工人文化宫和俱乐部为制度主体;其二是由政府文化部门主管的分支,以省市两级群众艺术馆、县一级文化馆、县以下的区或乡镇文化站、农村俱乐部为制度主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县一级文化馆。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从机构数量、覆盖面、文学生产功能等方面综合说来,县一级文化馆在整个群众文化体制中都最为重要[3]。 因此,探究新时期文学在基层的组织情况,必然要讨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广泛推进的以文化馆制度为主体的群众文化体制(简称“群文体制”)。对于湖南省涟源县来说,也同样如此。自50年代开始,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涟源县的文学事业便是群众文化(简称“群文”)工作的重要一环,它由一整套群文体制所支撑,而县文化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涟源县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其前身是早年的民众教育馆。20世纪50年代,县文化馆就开始在乡、村建立乡文化站和村俱乐部。“文革”期间,文化馆改成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下属革命文化组,1974年重新使用县文化馆名称[4]。以村俱乐部、乡文化站为固定支点,以县文化馆组织的文艺宣传队、电影队、业余剧团为流动组织,再辅之以县文化馆具体负责的县一级的各种文艺辅导班、学习班、创作会议和文艺期刊,这是涟源县在20世纪50-70年代的群文工作的基本图景。 特别要指出的是,县文化馆举办的各种文艺创作会议,是具体地组织和培养文艺业余作者的常见制度。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举办各种文艺创作会议,发现、组织、辅导和培养业余文艺作者,就已经是县文化馆群文工作的重要部分。据记载,1955年,县文化馆主办首届农村业余文艺辅导班,培养文艺积极分子400余人;1969年,文化馆并入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同年举办工农兵毛泽东思想文艺骨干学习班;1972年,召开工农兵业余文艺创作会议,42人参加;1973年,召开工农兵业余文艺创作会议,到会87人;同年,举办文学、戏剧学习班,25人参加,时间10天;1974年,再次召开工农兵业余文艺创作会议[5]。 “文革”后涟源县新时期文学的起步和发展,仍然依托这一整套群文体制,特别是对文学业余作者的组织和培养来说,就更是如此。据记载,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仍有几次比较大的文艺创作会议:1978年6月,县召开大型文艺创作座谈会,其中文学业余作者36人参加会议;1980年2月,县召开文艺创作总结表彰会,表彰1978年至1980年发表的优秀作品;1983年11月底,县办文艺讲习班,时间半个月,参会作者36人,旁听200余人;1984年8月,召开县农村小戏创作座谈会,22人参加[6]。县办的文学会议一般都由县文化馆具体组织和负责。此外,有条件的单位也开办文学讲习会,邀请县文化馆专干参与和指导。例如,1984年县文化馆自办刊物《涟河》刊登过一则群众文化简讯:“最近,湘中机械厂业余文学创作小组在厂党委及厂工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举办了文学创作讲习会,有省、地作家到会讲学,县文化馆文学干部也应邀出席。”[7]按照《涟源市志》统计,1952至1989年,县文化馆参与举办各种文艺骨干培训班232期,大中型文艺汇演112次[8]。 像涟源县文化馆这样重视文艺创作活动的机构,全国各地想必并不少见。1983年1月,各地文化馆甚至因为过于重视文艺创作活动,把文化馆办成了“小文联”或“创作室”而被批评[9]。涟源县文联直到1985年5月才正式成立,文联成立之初的第一个专职干部便是从文化馆的文学干部中抽调的。在1985年之前,涟源县文化馆的确实际承担着县“文联”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小文联”。 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县文化馆组织和培养业余作者、发展地方文学事业的基本制度仍然延续20世纪50-70年代的群文体制,其中最重要的要数针对业余作者的各种文艺创作会议。由于受访的相关人士对1983年底举办的文学讲习班都记忆犹新,我们不妨对此予以“深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