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粉丝文化的负面效应探析——以“肖战粉丝事件”为例 任正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2021.4.122~123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群体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了情感的依托,他们迅速集结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规模,通过“多重”的粉丝身份寻求身份认同,并取得了丰富的文化实践成果。社交媒体语境下的粉丝及其文化正逐渐从网络“溢”出,以全新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社会文化。然而,一直以来为人所诟病的“狂热”“痴迷”等负面评价同样表明,粉丝文化的一些消极影响不可忽略。随着粉丝群体规模的扩张,在社交媒体的放大下,粉丝的过度非理性行为和粉丝文化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文化的负面效应: (一)国家机器动用下的“饭圈政治化” 饭圈政治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由于媒介技术的相对不发达和媒介接近权的不易获得,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也不频繁。偶像更多是用来仰望的,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弱关系。社交媒体时代,资本对流量的追逐使得粉丝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偶像不再高高在上,而是需时常与粉丝互动并努力满足其期待,“粉丝成就偶像”的意味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饭圈政治化的属性逐渐凸显,从早期有组织有纪律的严密分工,到逐渐激烈的斗争,再到“假手于人”,利用国家机器、第三方平台来对对方进行攻击,饭圈粉丝争论的话题在不断丰富、扩大和上升,斗争模式也在不断升级,社交媒体环境随之更加复杂,粉丝和粉丝之间可能并无实质性的利益冲突,但赤裸裸的仇恨却已然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粉丝“意见领袖”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在群体中呼风唤雨,既是动员者也是组织者。 (二)群体极化下的群盲行为 互联网曾被认为是最符合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设想:互联网的匿名性让人们更容易表现出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人们可以更自由地沟通和交流,并对公共事务进行讨论。但是当文化的层次被集中,当人们涌进微博的超话和论坛,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就开始朝着不受控的方向发展。匿名性成为非理性发言的挡箭牌、自由交流变成互相攻击、批判精神成为反对不同声音的后盾、代表公利的讨论变成维护私利的“一键举报”。通过对饭圈进行解构可以发现,粉丝群体把偶像当作自己的心理寄托,在某种程度上,粉丝群体内部是一个类似信息茧房的结构。数以千万计的群体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偶像保持最好的幻想,并在群体内部一致性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变得对其他负面信息敏感多疑,便容易滋生极化心理和群盲行为,于是各种粉丝之间的互撕行为屡见不鲜。 (三)盲目崇拜下对流量明星的“捧杀” 这种对明星极度痴迷、用尽一切手段追求以至于失去应有的理智和常识的粉丝,也被戏称为“脑残粉”,他们对于偶像的着魔已经达到极端的程度,以至于所作所为都显得歇斯底里。在他们眼里自家偶像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任何人的负面评价都会招致粉丝的猛烈攻击。这种行为不仅容易招致“路人”的反感,还会反噬到自家偶像身上,给偶像“招黑”。尽管粉丝群中也有理性追星的人,但由于“脑残粉”的长期存在和影响面广,公众对粉丝持有的“疯狂”“冲动”的刻板印象始终挥之不去。肖战的困境也是许多流量明星的困境。流量明星,顾名思义,是依靠互联网的流量堆砌而成的明星,他们的人气不是由自己决定,而是有赖于粉丝的支持和打榜。粉丝既可以捧红你,给你增添流量和人气;也随时可以脱粉,甚至回踩,造成反噬。因此,流量明星除了时常要迎合粉丝们的情感诉求外,还要承担起引导价值观的责任。粉丝行为,偶像买单,部分粉丝不理智的行为最终只会反噬到流量明星身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社交媒体时代为粉丝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使粉丝文化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并逐步蔓延,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现实生活。粉丝群体内部长期存在的极端情绪化、娱乐化倾向等消极因素导致的负面效应也应引起重视。娱乐化并非肆意妄为,如果一味放纵而不加以有效约束,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会相当可怕,比如鼓励语言暴力、行为失范、败坏文化艺术等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身陷娱乐文化的集体狂欢中,不仅会令人迷失自我,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产生群体极化行为,也会不利于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应努力提高粉丝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媒介素养,增强自律能力;另一方面应规范媒介行为和粉丝行为,理智追星,使粉丝文化朝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