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21)03-0091-10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1]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了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关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1]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个涉及教育与文化两方面,且体现两个方面的结合、具有双重发展战略意义的学科,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或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个同时涉及教育和文化交叉、整合的发展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作为一位兼具教育和文化双重身份的专家,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并发言。冯骥才认为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他指出:“没有科学支撑和科学判定,是当前非遗保护最大的软肋。”“问题的根由,在我们的大学学科设置上。我国现在大学的学科中,文化遗产学、民艺学等还都没有独立的学科。虽然一些大学开设了非遗保护与科研的课程,由于没有自己的学科地位,只能勉强地挂靠在邻近的学科上。不能独立招生,没有自己的名分,毕业的评定也受制于所挂学科专业不同的困扰。‘非遗’教研举步维艰。而另一方面,每年都有很多年轻人想通过大学的学习与研究,投身到‘非遗’保护的事业中。由于学科的空白,招生名额受限,很多年轻人只能放弃原先的志向。”[2]本次座谈会后,天津大学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级学科设置及其教材体系进行了多次专家论证和研讨。 显而易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设立既关乎人文教育、社会科学体系的完备,也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进入教育体系和学科范畴在当下已经是势在必行。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的可能与必然 (一)纵向维度 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王朝历史的代代更替,编年清晰可溯;文字从甲骨文时代一直活到今天,古代语言音韵依然可考;二十四史代代编修,经史子集从甲骨、简牍、帛书、碑刻、雕版到线装纸书的文献积累浩如烟海;口头文学代代相传,民俗民风代代相袭,诗歌传统代有新出,等等。其传承不绝与地理环境、“大一统”思想传统以及多元一体格局等均有关。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成就了文化的固守、保持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明为人类文化和文明贡献了自己的个性风格和独特创造。中国文化自成一体、自树标杆,呈圆形柱体式模型生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历时性文化骨干发展线包括如下三条。 1.中国文学史的发展线:国风、楚辞、乐府、六朝民歌、唐诗、宋词和话本、元曲、明清小说。 2.中国美学史的发展线:龙飞凤舞(远古图腾、原始歌舞、红山玉器、良渚玉文化、史前彩陶)、青铜饕餮(商周)、先秦理性精神(先秦乐舞、编钟、秦代兵马俑、建筑艺术)、楚汉浪漫主义(屈骚、汉代百戏、霍去病墓写意雕塑和画像石)、魏晋风骨(文学、书法)、佛陀世容(佛教艺术)、盛唐之音(李杜诗歌)、韵外之致(宋词与苏轼)、宋元山水意境(山水画)、明清文艺思潮(汤显祖、红楼梦、中国戏曲、京剧、园林艺术)。 3.中国民间造型工艺的发展线:远古岩画、原始彩陶、商周青铜、秦砖汉瓦、魏晋石窟、唐代三彩、宋瓷元瓶、明式家具、清代织锦。 (二)横向维度 我国非遗学学科设立是由我国文化遗产体量之大和非遗传承人群之众决定的。盘点如下一些数字统计,可以一窥中华文明的“体量”。 1.24史;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千余种地方县志;多语种的少数民族典籍;藏传佛教海量的经典典籍;道藏、佛藏、儒藏。 2.故宫博物院180万件文物收藏;国家博物馆55万件文物收藏;各省区市各级博物馆的海量收藏;众多已知的历代帝王陵寝。 3.截至2019年7月,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个,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3处,世界自然遗产1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 4.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总数42项(含代表作34项,亟须保护的非遗项目7项,非遗优秀实践名册1项),居世界各国首位。 5.国家先后公布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1372个,包括子项目3154个。命名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普查登记至县级项目达87万项。 6.国家先后公布5批共计679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7.中国民协普查民间文学获得的184万篇民间故事(含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童话等)、302万首民间歌谣(不含史诗、长诗)、748万条民间谚语,50亿字的资料和数字化成果。 8.2016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完成,统计显示全国计有10815万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 (三)中华文明举世罕见的传承性 很多历史上出现的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经典性、代表性文化遗产的技艺,其实都并未随历史消逝而烟消云散,它们大多以潜移默化或口传心授的形式被代代相传,成为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有两条历史脉络清晰可见:一是它在不同门类的文艺发展中不断发生作用,刺激和改变着文艺样式的更新和嬗变;二是民间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文艺的民间层面自我传承、自成体系。也就是说,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许多都有悠久的历史,许多都传承着古老的传统和技艺。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明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是理解其奥秘和真谛的一把重要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