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21)02-0130-15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21.02.011 中国文化从发生、定型到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在早期文化史上,农业文明、宗族制度和儒家思想则是三位一体、具备文化基因性质的三大要素。它在早期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走向和民族特征的形成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为我们从发生源头考察中国文化的生成,理解其何以能历数千年长期延续而不中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本文拟在近百年来考古学研究和前辈学者思考的基础上,以上述三大要素为主线,尝试对中国文化的早期生成及特质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农业文明: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农业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当人类还处于采集或狩猎时代,无法摆脱自然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食物的获取没有稳定的保障,因而不时受到饥饿的威胁时,对于生存需求之外的事情是很难有余力去关注和思考的。被国际学术界确定为文明起源标志的文字、城市、金属冶炼、国家等,自然也就不具备产生的条件。恩格斯说:“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①这一观点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普遍规律。因为农业的发明为早期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氏族和聚落的部分成员,因此可以思考和从事更复杂和高级的工作。当代学者也认为:“农业是文明的基础,农业提供文明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剩余,支撑精英阶层及其附属专业群体的存在,其中包括专业化的手工生产、军队、官僚阶层等。……史前文明的形态各异,但其经济基础都是农业,无一例外。”“文明的基础是农业。没有农业社会的长期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文明。”②这一世界性的通例,在中国也不例外。 就我国上古时期而言,农业的发展也同样是早期文明最重要的基石。对此,近百年来发现的大量史前文化遗址,为我们了解早期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考古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农业的起源可追溯到约10000年前。在地域范围上,北方的华北和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两个重要中心,其发展基本同步。在距今8000年前后,都出现了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农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南、北方都开始进入了农业社会阶段。 在北方,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和沙窝李遗址、山东济南的月庄遗址、甘肃秦安的大地湾遗址、内蒙古敖汉的兴隆沟遗址等,“或多或少都出土了粟和黍两种小米遗存。通过分析发现,这个时期的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从事种植粟和黍的旱作农业生产”③。发现于1976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尤为典型。这个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6000多年,其中“一个遗址里面发现了上百个粮食窖穴,80个里面还保存有粮食,当然都已经成为皮壳了。当时做了一种叫作灰象法的研究,认为是粟。最近的研究证明里面还有黍和其他一些作物,但是以粟和黍为主。把这些窖穴里面储藏的粮食换算成新鲜的小米,有十几万斤”④。这说明在距今8000年前,武安一带的旱作农业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已具备了存储余粮的生产能力。但从总体来看,北方农业要到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期,才真正成为经济主体。学者们通过对鱼化寨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分析发现: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前段,中国北方地区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种植小米的旱作农业生产活动。……到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期,通过采集野生植物获取食物资源的必要性已经微不足道了,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活动成为仰韶文化的经济主体,从此,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正式进入了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⑤ 在南方的多处遗址,则发现了水稻遗存,时间也在距今8000年前后。如考古学家在湖南澧县的彭头山遗址发现,“在彭头山文化时期,人们播种的作物很可能决不只是水稻一种。……依当时的生产能力稻作所能提供的食物份额恐伯也难以使其占居主导地位”。“那时己被利用的主要种类至少有菱角、莲藕、芦苇、芡实等水生植物,它们的果、茎、根均可食用。”⑥也就是说,这一阶段还处于水稻与其他种植植物共同满足人类食物基本需求的时期。在距今7000-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原始稻作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均发现了大量稻谷堆积和大面积榫卯木构干栏式建筑遗迹,表明了河姆渡先民早在7000年前业已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从事原始稻作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⑦这样的判断,是有充分的考古依据的。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的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土了包括骨耜在内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大批稻谷、谷壳、稻秆、稻叶。它们相互搀杂,平均厚度在40-50厘米之间。有的已经烧焦,有的保存完好,有的稻叶的脉络和根须很清楚,谷壳基本上还是金黄色的,不失原来的形态,甚至连颖壳上的纵脉和纤细的稃毛仍清晰可辨。有人从稻谷堆积的厚度及面积推算,稻谷总量当在100吨左右,可充400多人一年的口粮。⑧ 这种情形与北方的磁山文化遗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在距今5200-43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南方的稻作农业也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学者们对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有比较细致的描述: 进入良渚文化时期,以火耕水耨技术为代表的原始稻作生产已经相当成熟,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稻米成为了先民食物的主要来源;葫芦、甜瓜、桃、梅、杏、柿、菱角等瓜、果、蔬菜俱全,基本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传统稻作农耕文化体系的生业特色。农作物栽培技术进步,稻作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丰富多彩的食物及其它剩余产品供应为社会分工和复杂化,以及进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折射出一场社会大变革的到来。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