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理论对于文化研究有着特殊的价值:“接合概念可能是当代文化研究中最具生产性的概念之一。”(Slack 113)在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中,最早注意接合理论的是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他继承、发展了前人对“接合”的理解,使接合观念在文化研究中生根发芽,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直接导致了文化观念的嬗变,更新了文化研究的范式,开阔了文化研究的视野。本文将对接合理论的源头、发展、内涵及其与文化研究变迁之间的关系做出细致的梳理与反思,希望能够借此阐明接合理论自身的发展演进及其对整个文化研究思潮的深刻意义。 一、接合观念:从拉克劳到霍尔 “接合”的英文原文是“articulation”,由动词“articulate”发展而来。“articulate”的拉丁词根是“articlare”,意思是“划分为关节”。“articulate”除了从其拉丁词根“articlare”延伸出了“用关节连接、联结、铰接”的意思外,还衍生了“明确表达、清楚说明;口齿清楚、清晰吐字、清晰发音;与……合成整体”等意义(霍恩比 94)。当“articulate”转化为“articulation”后,它的意义集中体现为“发音”“表达”和“关节链接”等。(霍恩比 95)然而,无论是“发音”“表达”还是“关节链接”,其中都有“连接”之义。“发音”是将所要表达的意义与语音连接;“表达”是将语音连接成话语;在“关节链接”中,连接的意思则更加明显。可以说,“articulation”的核心含义其实是“连接”,即,将各种不同的分散部分“连”起来,至于“连”得合理与否则不在“articulation”的意义范围之内。 学界一般认为,接合理论由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埃内斯托·拉克劳(Ernesto Laclau)明确提出并做出阐释。然而,与“接合”相关的思想观念却源远流长。拉克劳曾指出,接合观念最早可上溯至柏拉图。柏拉图的洞穴故事较早反映了接合观念:洞穴里的囚徒错误地把听到的声音与洞壁上的影子联系起来。声音与影子并非由内在逻辑关系关联,而是被偶然激发的关系随意捆绑在一起。这些偶然激发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非必然性连接,可以被理解为接合关系(Laclau 7)。此外,在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能指一所指”组合、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二级意指系统”、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语言“任意重组”、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符号与权力关系、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文化领导权”中也都包含接合关系。不过,这些思想家、理论家都没有将“接合”当作独立术语来使用。最早明确、广泛使用“接合”的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和巴里巴尔(
tienne Balibar)。两人在《阅读〈资本论〉(第一部分)》一书中直接使用“接合”82次。然而,他们却没有“把它进一步地做出阐发”(黄卓越 4),只是用它来表达两种事物之间既随意又受特定条件限制的关系。比如,在论述只有确定经济领域在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位置才能理解经济的实质这一问题时,他们将经济领域与法、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称为“接合”(Althusser and Balibar 100)。 接合观念最终在拉克劳那里获得了明确而详细的解释。拉克劳虽然属于新葛兰西派,但他对接合的理解并不限于社会生活内部的“接合”,而是与巴特、福柯等一样,注意到了语言与社会生活的“接合”,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生活内部的“接合”做出了解释。拉克劳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还原论将意识形态发生实际变化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生产关系,忽略了现实中其他各种复杂因素,尤其是文化的影响。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其实用接合这一概念来说明比较合适:“意识形态是如何发生转变的?答案在于:通过阶级斗争,这一阶级斗争是通过主体的生产与话语的接合与去接合展开的。”(Laclau 109)在拉克劳看来,阶级斗争就是在阶级实践与阶级话语的接合与去接合过程中进行的。单纯考察阶级主体的实践活动并无法完全把握意识形态转变的原因。因此,“有必要承认阶级存在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层面这一事实是在接合的过程中而不是在再生产的过程中”(Laclau 161)。拉克劳强调阶级存在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层面”的事实发生在接合活动中,这就等于承认阶级活动是阶级实践与阶级话语之间的接合活动。接合活动一般遵循的是语言表达的逻辑规律。所以,其实是它将社会实践理解为某种类型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实践与话语等同起来。这就自然而然地将社会实践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解释成了实践因素所表征的意义之间的接合。各种社会实践因而能够通过接合不同阶级的话语意义,将不同的阶级利益连接起来,而统治阶级也可以借用接合来调和阶级之间的潜在矛盾。社会实践内部的各种因素就这样通过所表征的意义形成了接合关系,而“接合”也被拉克劳解释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意义非必然的持续性连接。这一理解明确概括了“接合”的内涵,并彰显了它的四个特点:第一,“接合”是一种不必然的、将各种分散部分连起来的连接;第二,“接合”是相对随意的;第三,“接合”会产生一定的现实效果,并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第四,“接合”是持续不断的。由此,拉克劳继承并发展了从柏拉图到阿尔都塞等理论家对“接合”的理解,并清晰而详细地阐释了这一概念。 文化研究中后期的主要代表霍尔,在拉克劳接合观念的基础上,最终发展出了接合理论,并将其引入文化研究中。然而,霍尔并不完全赞同拉克劳。他在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对他的访谈中指出,拉克劳“将全部实践统统概念化为话语,将全部的历史行动者都概念化为以话语建构的主体性,只谈论位置性,却从不谈位置,只看具体的个体如何在不同的主体位置性中被质询”(Grossberg 146)。也就是说,拉克劳将社会实践全部还原为语言实践,用社会实践的表征代替社会实践本身。这其实割断了社会实践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联,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还原论变成了阶级语言论。因此,霍尔希望对“接合”的阐释能够直接回到葛兰西所说的社会生活内部的“接合”上去,而不是通过语言与社会生活的“接合”进行解释。霍尔指出,接合并非意味着社会实践就是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就是一种社会实践,而指的是社会实践按照语言的逻辑来运行:拉克劳的错误就在于“在拒斥一种粗糙的唯物主义时,X如Y一样运作的这一隐喻被简约为X=Y”(146)。在此基础上,霍尔提出了自己对接合的看法:“在英国,(接合)这个词具有微妙的双重意义。因为articulate的意思是发声、说出来、发音清晰。它带有用语言表达、表述等方面的含义。然而,我们也说‘铰链式’卡车:一种车前体和车后体可以连接,但不一定连接的卡车。两个构件通过一个特殊的联动装置相互连接,但也可以通过它把彼此拆开。因此接合是一种连接形式,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两种不同的要素统一起来。它是一种关联,但并非总是必然的、确定的、绝对的和本质的。”(141)在霍尔看来,接合是有条件限制的,一种非必然、非本质、不确定、不绝对的语言式联结,主要体现出四个特征:第一,接合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接合这种社会实践活动遵循语言的表达逻辑和规律;第三,接合能够以非必然的方式连接分散的部分,在那些不必结合在一起的各元素之间形成临时、统一的构造(Barker 9);第四,接合要受到社会现实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不是永恒的,可以不断被改写。“接合”的特点导致它能够接合不同的意识形态话语,也能够使这些意识形态话语与相应的社会实践相接合,从而确立起临时的、统一的微观政治关系,形成社会暂时性的关系集合。不同的意识形态话语可以通过这样的“接合”被转化为各种微观政治的现实运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