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与分析个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宣告了共产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正式确立,也意味着一种广泛的社会转型过程拉开了序幕。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培养适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并借此建设新中国,一开始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党的话语体系中,“新人”之“新”具有两层含义:(1)他们是从旧社会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中获得解放,成为重获新生的自由人;(2)他们是摈弃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人(桑春红,2010:66)。相较于对“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孩子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起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从旧时代过来且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任务显得更为紧迫。 其实,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有目的改造早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时期就已开始,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49年后,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更是被置于党的工作的重要位置。新中国成立前夕通过的有“临时宪法”之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要“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1,第一册:10)。1951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88:482-483)。1951年秋,思想改造运动由高校教师开始,最终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秋天。 在有关青年知识分子改造的研究中,一个广泛采用的视角是自上而下地看待共产党人如何进行“旧人”的改造和“新人”的塑造。在宏观层面,有学者从各种政治运动入手分析运动式改造的策略与手段(崔晓麟,2005),认为开展运动可收到各个突破、涤荡灵魂的效果;也有学者以宣传为重点,分析党如何透过不同媒介和文艺形式传播新人理念、教育社会大众(张均,2020);还有学者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青年的意义空间、社会结构和培养系统的探讨,分析青年转向的原因及政治社会化的功能(陈映芳,2007)。在微观层面,有学者从对“小团体”的研究入手,考察了新中国通过创立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开展政治学习、互相批评等政治仪式,培育严肃的政治气氛,以改造群体成员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实现动员和教育群众的目的(Whyte,1974);也有学者认为,运用思想灌输、再教育等技术和心理手段,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内在遵从(Lifton,1989)。 本文试图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以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青年知识分子舒文秉跨度长达四年零九个月(1951年1月—1955年9月)、共计1120余页的日记为分析文本①,从其记载的亲身经历事件及相应的思考感悟入手,探讨其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发生转变的过程。舒文秉生于1933年,祖籍浙江宁波,从小在上海长大,父亲是上海汎华机器厂的大股东。从其1951年的日记来看,他与年近花甲的父母共同居住在上海榆林区(现杨浦区)一处里弄当中,另有已经成家自立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舒文秉小学毕业于上海市立荆州路国民学校,初中毕业于上海市立缉椝中学,1948年至1951年9月就读于私立南京工业专科学校②(以下简称“南专”)电机系,1951年9月考入新成立的华东纺织工学院③(以下简称“华纺”)机织科(二年制专修科)。1953年6月毕业后,舒文秉被分配到天津国棉四厂实习并工作。 近几十年来,日记日益受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的重视。日记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在于它作为“历史研究的顶级材料”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还因其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实践,表征了日记主所生活时代的社会意义。就学术价值而言,日记既具有“当时人记当时事”的即时性,也具备高度的私密性,因此是“真实性”较高的一手材料(连玲玲,2014),同时它不会像口述历史那样随时间的迁移发生记忆错误。从社会意义来看,日记内容无不反映作者本人的生活境遇和心路历程,为还原历史事件、社会生活及民众心态提供了可能。 当然,如何进一步深化日记研究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有学者已经开始注意日记研究中存在的缺乏理论自觉、“微型叙事”千人一面等流弊,提倡把日记看成研究的一种视角与路径(陈岭,2018)。更有学者主张通过研读底层人的书写,为平常习焉不察的历史图景提供更深入的解释,从而回应宏大的时代发展脉络(张乐天,2018)。 本文所采取的研究策略,乃将日记主视为历史情境中的积极行动者,将其日记放回其原有的社会生活脉络之中,探寻日记里所呈现的自我及其认同如何在变革时代中得以建构。因此在本文中,我们除了会对日记主有关日常生活过程、特殊社会事件、个人成长经历的描述给予相应的关注外,更会侧重考察日记主本人所表达的涉及人生态度、情感好恶以及价值观的各类叙事。 二、理论背景与叙事逻辑 1949年后对城市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和重塑,是在共产党实现了对城市的接管与改造的过程中进行的,此时伴随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大规模社会运动的开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世界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节奏上发生着巨变。因此,只有真正理解行动者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场景,才有可能对个体的经历和行动做出更好的解释。为此,我们利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社会表征理论与认同过程理论,展开对个体的观念建构与行为塑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