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第三次发展浪潮的到来,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联系也愈发紧密。根据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的融合与关联主要体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创建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等方式,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与输出;二是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即教育人工智能(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前者中,人工智能作为一类专业知识,属于教育活动中所教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其依靠教育的内部运行逻辑实现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之间的知识传递。因此,此种方式并不会影响和改变既有的教育结构,在教育与人工智能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也自然不会产生教育与技术间的抵牾之处。然而,对于后者来说,教育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将人工智能这一外源性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教育的场域之中,以期借助技术进步带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自身的逻辑结构必然会和教育固有的教学结构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甚至可能引发教育对人工智能的排斥反应。事实上,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这种不兼容性在人工智能作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时更为凸显。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具体类别,具备教育的一般属性,即培养人才的教学性。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服务性和科研性。[1]一方面高等教育要通过人才输出来服务于社会需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承担了知识再生产的职能。这两点特殊性使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上均有别于基础教育,因此,在基础教育中盛行的人工智能应用并不必然契合于高等教育领域。以往有关教育人工智能的研究并没有对此二者加以区分,欠缺了对高等教育特殊性的充分考虑,这就极易忽略作为外部技术的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之间形成的张力。事实上,当人工智能作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时,虽然人工智能会迫使高等教育进行适于技术嵌入的转型和变革,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对于外部技术并非毫无限制地接纳,甚至基于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可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拒斥,因此有必要追问:在人工智能的不断冲击下,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回应人工智能对其的建构性要求?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但涉及高等教育的本质性要求,而且还牵扯到教育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此,本文将通过阐释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之间存在的“互构”①关系来积极探寻高等教育在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冲击时的因应之策,从而避免高等教育改革落入技术决定论的陷阱之中。 一、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建构性要求 (一)人工智能浪潮裹挟下高等教育的强制性变迁 自麦卡锡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以来,人工智能虽然几经起落,但总体上来说仍然呈现向前发展的态势。随着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人工智能更是迎来了第三次发展浪潮。此次浪潮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各个行业新一轮的技术革新。目前,人工智能凭借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已经在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产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在此浪潮席卷之下,我国亦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大战略,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可见,我国正在依托技术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积极促进人工智能和我国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其中,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实行人工智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有智能导师、教育机器人、儿童伙伴、实时跟踪与反馈的智能测评、教育数据的挖掘与智能化分析、学习分析和学习者数字肖像等。[3]如果以应用场景的不同作为标准,那么上述教育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基本划分为面向教育者教学场景的应用、面向受教育者学习场景的应用以及面向学校的管理、考核与决策场景的应用。可见,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贯穿了教育的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对教育领域的整体覆盖与全面渗透。 在教育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带动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类别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冲击。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与高等教育系统直接对接的就业市场也相应发生转型,不但大量重复性强的工作将会被机器所取代,而且技术的变迁也创造了新的岗位,这就迫使高等教育本身也需要随之变革。一方面,高等教育需要赋予受教育者以新技能,使其能够适应就业市场的转型而不至于被技术淘汰;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负担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高端人才的使命,以此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如果高等教育改革未能同步跟进,那么不仅大批人群将遭遇失业危机与就业挑战,社会既有的稳定秩序也将面临失衡的风险。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高等教育系统所处的外部生态已经被技术所重构,而这也会间接迫使高等教育内部的变革。这正如埃吕尔所描述的,技术的不断扩展与人们对技术的依赖使其俨然构成了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并列的第三类外部环境——技术环境。[4]现如今,以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为主导的技术环境对高等教育这一领域形成倒逼之势,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的裹挟之下,高等教育领域也难以“独善其身”,其不仅需要通过变革来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且被要求以技术所偏好的方式强行实现自身内部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