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景观与遗产互联的黄河文化生态保护 詹森杨(山东大学)/《民俗研究》,2021.3.15~21 尊重黄河生命、重塑和谐“人河关系”是黄河文化生态保护的首要目标。曾几何时,水量丰富的黄河由西向东自由地流淌,滋润着一片片绿洲,孕育了无数生命,创造了华夏文明。河流本身是有生命的,它是以全流域为系统的生命共同体。然而为追求经济增长,上游无限制地截流、引水、建水库,造成河道断流,河床抬高,下游的湖泊、湿地没了踪影,绿地减少。水生、陆生的动植物有的变异了,有的迁徙了,有的灭绝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黄河文化生命是黄河自然生命的延伸,文化生命伴随着自然生命而兴衰消亡。黄河文化生态保护成为继黄河自然生态保护之后的又一重任。就目前来看,这一任务更为艰巨,需要自上而下多方努力实施。 一是建议在文化和旅游部下设立黄河文化委员会,进行全流域文化、生态的规划、管理和协调。黄河横贯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各省区自然地理及文化发展差别较大,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制定流域内大遗址保护计划、大遗址展示体系及重点园区建设规划。各省区要围绕国家出台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结合地方特点,制定出区域保护规划及方案,将文化遗产保护落到实处。对地方遗址遗迹保护区域及保护对象模糊不清的,由黄河文化委员会进行统一协调,用全域性、统筹性思维,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全流域联动保护和发展。 二是打造全方位、立体式黄河文化遗产展示区。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呼应,将黄河流域的壶口瀑布、乾坤湾、老牛湾、小浪底、香炉寺、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等自然人文景观与秦始皇陵、大明宫、蒲津渡、洛阳古城等遗址公园,以及花儿、安塞腰鼓、黄河祭祀、黄河号子、河洛大鼓、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串联起来,同时,将古村落保护与传统农耕技术及水利工程保护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黄河文化遗产综合展示区。只有将景观、遗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联结,才能充分展示黄河流域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记忆。 三是挖掘遗产资源,创新展示模式。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景观遗产以沿河线性分布为主。因此,需要对景观、遗产进行多源梳理。特别要重视反映黄河历史变迁的以及与黄河水利遗产相关的黄河大堤、黄河故道、黄河渡口、治黄遗址、水利工程建筑遗存及沿岸石刻、修堤碑刻的挖掘整理。通过专项调查评估,建立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黄河数字博物馆。改变过去单一的博物馆文物和图片展示方式,利用“互联网+”及VR、AR等技术及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遗产进行全方位展示,让黄河文化活起来。 四是文旅融合,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目前主要用于展示。要充分发挥黄河文化遗产在黄河旅游中的作用,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遗产融入观光、研学等活动中。要设计一系列富有黄河元素的旅游产品,精心打造一批旅游线路。建设沿黄历史文化走廊、山水景观走廊,凝练地方特色,使一段有一段的韵味,一段有一段的景致。通过参观大型景观遗址公园,通过体验非遗项目,黄河文化元素会对游客产生深远的影响,增强游客的文化自信。 五是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与流域民众生活的关联。沿黄省区要提升黄河文化遗产的展陈设施及水平,增加社会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特别是要拉近与民众生活的关系。通过文创等形式,深挖黄河文化元素,利用现代技术,创作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民间艺术类非遗要通过进社区展演的方式,手工艺类的非遗要通过产业化的方式传承下去。无论何种方式,都脱离不开民众生活的土壤。 以上所列五种路径目的只有一个,即保持黄河文化的多样性,维护黄河文化生态平衡。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是当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弘扬黄河文化已经与民族自信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历史的变迁,黄河流域成为中国贫困人口相对密集、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加速推进,黄河流域各省区过度追求经济增长,以牺牲河流生命为代价,不仅造成黄河自然生态破坏,而且带来了文化生态失衡。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尊重黄河生命,把黄河及其流域的景观、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看待,实行全域规划、系统保护,才能使黄河文化生命健康持久存在,真正使黄河成为造福于人民的母亲河。